广东扶贫网--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欢迎您!本站最新动态:  《广东扶贫》杂志约稿函!    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关于协会工作的批示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秘书长信箱 今天是:
 
扶贫要闻
部门动态
协会新闻
定点连线
地市联播
对口帮扶
会员快讯
高层连线
省外要闻
国际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扶贫前沿->>协会新闻
   
两会新声音:帮扶产业为何常见“人走茶凉”
加入时间:2017-1-19    来源: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1月17日,广东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开幕。


省政府特聘参事、省扶贫开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钟韶彬出席开幕式,为精准扶贫建言献策。

 

    本网讯(通讯员 李雨茵报道)“为何帮扶产业常见人走茶凉?”广东两会期间,针对这一问题而提出科技兴农建议的省政府特聘参事钟韶彬有点忙不过来,成为了媒体记者围堵的访问对象。

    提到帮扶工作人走茶凉的问题,人们首先会想到帮扶过程中的形象工程,政策不落地、帮扶走过场、数字扶贫、摆花架子等。然而帮扶产业人走茶凉绝不仅仅是这些表面帮扶工程所祸,背后更是帮扶贫困群众手中掌握不到帮扶产业所需的实用性农用技术、市场培育方法等,导致产品品质品牌不高、效率效益低下,以致外力撤除后,帮扶产业出现迅速萎缩,人走茶凉现象,这是硬伤。

    帮扶产业为何存活率不高

    贫困地区的产业帮扶,跳不出种植养殖的传统框架,所以掌握实用的农业技术、机械应用、市场培育等技术方法,是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关键。但在现实中,贫困群众想掌握这些长久稳定脱贫的本领还存在较大的难度。

    在一些帮扶案例中,不乏初期凭借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帮扶单位关系、帮扶干部人脉等偶发因素发挥作用,产品销路尚可,但由于科技含量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在外力撤除之后,帮扶产业出现迅速萎缩的现象。

    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调研的一组数据更是道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2015年,粤东西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仅占全省的6.6%,粤东西北一半以上的中小企业没有建立研发机构,导致帮扶产品存在品质品牌、效率效益方面的明显劣势而逐步遭到淘汰。
   
    上述问题的出现正是由于部分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对于产业扶贫的内涵和规律认识不到位,对推进难度和市场风险认识不足的后果表现。

    在这方面,就连被媒体津津乐道的企业扶贫模范碧桂园也曾吃过亏。当年碧桂园在肇庆怀集成立的农生姜专业合作社,2011年曾发展生姜种植农户52户,但因为对市场风险认识不够,当年东北地区大量生姜南下,再加上天气条件良好,导致当年南方地区生姜严重滞销,结果碧桂园不得不以保底价1.8元/斤收购姜农的8.3342万斤生姜。正是在这次教训后,碧桂园开始发动合作社试点生姜深加工项目,以生产农家酸姜为主,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形成生姜产业链,为农户创造更大的收益。这也才有了后来更为成熟、被人民日报深入报道的清远树山村绿色产业脱贫致富样板工程。

    但并不是所有的帮扶队伍都能像碧桂园这样,吃一堑长一智,在产业扶贫上,不少帮扶带头人并未能深挖农产品市场形成产业链,重资金、轻技术的问题较为突出,导致内生力不足,反而加速了帮扶队伍撤退后,因资金短缺导致帮扶贫产业的萎缩。

    更深层的原因是,农业科技服务商业气息渐浓,导致农户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享受科技服务成本的压力加大,从而在事实上造成了科技服务在贫困地区出现了结构性真空。同时,由于财政资金投入不足、服务机制过于僵化,导致无论是农业科技成果在贫困地区的转化效率,还是贫困群众利用先进种苗技术的热情培育,都在客观上因服务主体数量和能力的缺失而生发出一系列阻滞效应。目前,粤东西北相当一部分园区、专业镇还没有专门的科技服务机构。

    激活帮扶产业的关键

    显然,帮扶产业不能长久存活,有违稳定脱贫的初衷。对于广东精准扶贫三年攻坚任务来说,今年是脱贫提速增效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间节点,更需防脱贫攻坚未果,先期帮扶产业就迅速萎缩,帮扶群众又再返贫的现象。

    广东相对贫困对象分布较为分散、存量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较深,农业科技扶贫政策体系不健全,在总量供给和帮扶效率上还存在一定差距。那么如何增强帮扶产业生命力,使扶贫产业长久扎根在贫困地区,破解农业扶贫科技服务不足和不到位这一难题呢?

    对此,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秘书长钟韶彬提出了他的系统建议。他表示,农业科技扶贫,要始终将服务的公共性和公益性放在第一位,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无论是农业科技扶贫政策制定和执行机构,还是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科技推广机构,都不能将农业科技成果研发、转化、推广的成本转嫁到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户身上。而且还要根据帮扶对象的贫困程度和合理诉求,及时协调扶贫资金的定向分配和优先安排上马扶贫项目,对其予以必要的补贴与支持,确保贫困群众对关键技术获得的可及性。

    同时,针对科技人员参与农用科技研发与推广热情不高的问题,可充分运用科技人员技术入股、留职办企参企的激励性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围绕种子培育、耕种装备及技术、高效经济及园艺作物种植等进行技术难题的科技攻关,引导科研成果转化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紧密结合,实现农业科技进步与扶贫开发推进的共存共进共赢。

    此外,还要充分发挥扶贫农业龙头企业、产业扶贫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率先向这些企业转化,引导这些企业将信贷担保、贷款贴息、扶贫再贷款等政策红利优先转化为产品和技术研发经费,鼓励这些企业将先进的种苗、装备和完备的技术服务,首先用于贫困地区,惠及贫困农户。

    帮扶产业常见人走茶凉,不仅是表面形象工程所致,我们更应充分认识到背后贫困群众对关键技术获得性难以满足的症结所在。

    产业扶贫,既要努力搭上农村电商、产业融合等生产经营新模式的快车,又要以品种改良、新品试验、机械应用、技术指导等方面的多点发力,迅速提升产品品质和延伸产业层次,形成支撑长期发展所必须的经济规模和盈利模式,这才是人们所期盼的永不凋零的帮扶产业。

 


欢迎访问广东扶贫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招聘启事 | 版权申明 |
流量统计:

版权所有: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Copyright © 2009 www.gdfupin.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号:粤ICP备10213720号
主管:中共广东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主办: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广东省南方扶贫开发研究院、广东省国粤扶贫开发服务中心            内容支持:《广东扶贫》全媒体中心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东路135号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大院2号办公大楼12楼                              邮编:510500
电话:020-37286668    传真:020-37286688    捐赠热线:020-37288888   邮箱:gdfupin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