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扶贫网--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欢迎您!本站最新动态:  《广东扶贫》杂志约稿函!    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关于协会工作的批示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秘书长信箱 今天是:
 
扶贫要闻
部门动态
协会新闻
定点连线
地市联播
对口帮扶
会员快讯
高层连线
省外要闻
国际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扶贫前沿->>定点连线
   
红新村为什么这样“红”
加入时间:2020-4-13    来源:广东烟草韶关市有限公司侯玉魁

一条条干净平整的水泥路面绵延村组,一块块错落有致的生态农田生机盎然,一杆杆矗立在村道两旁太阳能路灯整齐划一,一棵棵开满白色小花的沃柑树香飘四溢。2020年阳春三月,走进韶关市曲江区大塘镇红新村,展现在笔者眼前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景象。

然而,就是在三年前,这里还是大塘镇乃至曲江区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短短的三年多时间,红新村缘何从昔日“丑小鸭”变成今日“白天鹅”?嬗变,源于韶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与红新村的对口帮扶和村企共建。

 

强党建  把好“精准脉

红新村全村共有270户1076人。全村低收入贫困户共有20户54人,他们人均年纯收入5280元,村集体年经济收入还不到两万元。为此,红新村被广东省列为省定相对贫困村。

无钱办事、无地做事、无力管事”,甚至曾一度连个支部党员大会都开不起来,这就是红新村党总支在帮扶前的真实写照。为此,在2016年初,红新村被曲江区大塘镇党委定位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2016年5月底,刚刚进驻到红新村的韶关市局(公司)驻村干部眼瞅着这一组组令人揪心的数据和村党总支管理窘境,顿时感觉到肩上的担子不轻,但在实地调研了解之后,引起他们思考最多的则是如何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尽快解决红新村委存在的三无”问题,便是韶关市局(公司)驻村工作队率先要砍的“三板斧”。

”字上想办法,在“”字上做文章。2016年6月,韶关市局(公司)党组召开了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会,专题研究红新村委“三无”问题的解决方案,次年统筹帮扶资金260多万元,为村委新建了一幢占地440平方米的两层现代化的村级党群公共服务中心,并启动实施了入股水厂、购买商铺、光伏发电三个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12余万元经济收入。随着一个个精准扶贫项目的相继落地,不仅有效解决了红新村委“无地做事”的问题,而且困扰他们多年的“无钱办事”的“老大难”也迎刃而解。

严把党建精准脉”,扛起扶贫“先锋旗”。如何解决村委会“无力办事”的问题,同步提上了韶关市局(公司)党组的议事日程,他们紧紧围绕建设“一个好班子、一支好队伍、一套好制度”的“三好”目标,机关党委第一党支部与村党支部结成了村企共建对子,与村“两委”一起从建章立制做起,协助村党支部先后建立完善了“三会一课”、党员民主评议、党员活动日等规章制度,并经常组织党员到村里开展党日主题活动,积极协助指导村党支部建立和完善议事决策、村务公开、财务管理、民主监督、党员学习和组织生活等制度,帮助村委健全了村级党务、村务监督制度体系。

随着村企联姻和党群共建的蓬勃开展,党建活力化为了攻坚合力,红新村党总支逐步走向前台成为脱贫攻坚的“加油站”、广大贫困群众致富奔康的“主心骨”,基层党员干部的心逐渐凝聚,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被全面点燃。

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2017年12月,村党总支摘掉了“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落后帽子,一举跨入了大塘镇先进村级党组织的行列。2019年7月,村党总支书记谭道生被曲江区组织部评为优秀基层党总支书记。

 

动真情   做好“贴心人

在市里受领完挂点红新村精准扶贫任务的次日,韶关市局(公司)党组便召开了由正科职以上党员干部参加的精准扶贫工作动员会,确立了以市局(公司)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领导挂村,工作队员驻村,机关部门正科级以上党员干部联户的工作机制。

而这个机制提出的核心工作思路就是:视帮扶村为故乡,把贫困户当亲人。

前有工作队,后有全单位。在韶关市局(公司)党组的带领下,各部门负责人纷纷进村入户,采取“一对一”结对帮扶的形式,面对面了解群众疾苦,心贴心倾听群众呼声,实打实解决群众困难。驻村干部对标补短板、聚力抓发展,切实把脱贫攻坚与基层党建拧为一股绳”,在脱贫攻坚一线当好党建扶贫“实干家”,更是把服务好、维护好困难群众的基本利益看成检验精准扶贫工作唯一的“试金石”。

红新村四组贫困户朱福清家,儿子朱玉松3年前遭遇车祸造成右手残疾失去劳动力,儿媳国爱民为二级精神残疾。面对家里这样的情况,尽管老朱老两口这些年使尽浑身解数,但都无法摆脱家庭贫穷的困扰。甚至家里穷到仅有的三间旧平房因房顶开裂漏水都无钱维修,全家人多年来一直住在这几间“天上下大雨,屋里下小雨” 的房子里,每每想到这些烦心事,朱福清夫妇曾一度失去对生活信心。

“人民群众的困难就是‘韶烟人’的困难”。为尽快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韶关市局(公司)党组特事特办,立即发动员工捐赠资金一万五千多元为朱福清家修缮了房屋,解决了屋漏问题。同时为了让其家庭尽快摆脱困境,生活更有保障,驻村干部开着私家车带着朱福清儿子儿媳跑遍了所在区、镇民政部门,为其落实残疾人政策和办理低保手续。

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朱福清儿子儿媳都分别顺利地办理了残疾证并双双纳入低保。当驻村干部把两本崭新的残疾证交到朱福清手上时,这位平日里少言寡语的客家汉子再也掩饰不着内心的激动之情,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禁不着泪流满面。

为身体残疾的贫困户赖道威买电动助力车,给智障贫困户付强家购置多功能医用护理床,高于市场价百分之二十的价格购买贫困户养殖的滞销鸡,在疫情期间为村委送去一批批“爱心口罩”和防疫物资……

数字,也许是枯燥的,但透过这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背后,折射出的却是“韶烟人”在这场脱贫攻坚中对红新村广大贫困群众“金子般”的拳拳深情。

 

 求实效   铺就“致富路

“路灯照眼前,荒坡变公园,庭院像花园,管网进农田,结对促党建,创建沃柑园……”一说起红新村两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村党支部书记谭道生乐不可支,如数家珍。

看的出来,老支书的这番褒奖,既饱含着广大村民对“韶烟人”三年多来真情帮扶的感激之情,更是对“韶烟人”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的一个高度概括。

的确,为彻底改变红新村的落后面貌,三年来,韶关市局(公司)党组和驻村人员打出了一套符合当地实际的扶贫攻坚“组合拳”,为村民们做了许许多多伸手可及、睁眼可瞧的实事、难事、好事。

一味输血式的送钱给物虽能解决贫困群众的燃眉之急,但从根本上拔掉穷根还是要带领群众发展产业。通过一年多的结对帮扶,韶关市局(公司)党组深谙此理。

访农户、跑市场,经过反复调研论证,韶关市局(公司)党组最终把贫困群众致富“门路”锁定在规模发展马坝油粘米种植和清远麻鸡养殖两个产业上。

为了充分调动贫困户发展对种养植产业的积极性,驻村人员一方面充分利用扶贫“两奖补一扶持”等惠农政策,提供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定期邀请区有关农业方面的专家和组织当地富有经验的种养大户到村讲课,提供技术服务,积极协调金融部门落实小额贷款、重点帮扶、结对帮扶等形式投入资金40多万元,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资金扶持。

就这样,以党建+基地+农户”的模式培育马坝油粘米规模种植和土鸡养殖的增收模式在红新村逐渐开展起来,三年来,在“韶烟人”的扶持推动下,红新村先后发展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种植马坝油粘米达400多亩,发展清远麻鸡养殖36000多只,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实现的增收致富,红新村的种、养殖产业的兴起正逐步成为带动贫困群众致富奔康的“新引擎”。

据统计,三年来,韶关市局(公司)党组共统筹各级各类资金690多万元用于红新村脱贫攻坚战,行业统筹帮扶资金340多万元,先后完成了新建党群服务中心、休闲广场,入股水厂、购置商铺、光伏发电、修路建园、捐资助学、危房改造等精准扶贫项目达25个。

经过韶关市局(公司)党组三年多来的真情帮扶,红新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由20000元增加到175000元,贫困群众的年人均纯收入也由原来的5280元跃升至22080元。

村集体经济逐渐壮大了,贫困群众的腰包也慢慢地鼓了起来,村里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也逐步有了明显改善,红新村1000多名老百姓所期盼“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梦正在一步步如期实现。

这条由“韶烟人”用真情铺就的致富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欢迎访问广东扶贫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招聘启事 | 版权申明 |
流量统计:

版权所有: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Copyright © 2009 www.gdfupin.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号:粤ICP备10213720号
主管:中共广东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主办: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广东省南方扶贫开发研究院、广东省国粤扶贫开发服务中心            内容支持:《广东扶贫》全媒体中心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东路135号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大院2号办公大楼12楼                              邮编:510500
电话:020-37286668    传真:020-37286688    捐赠热线:020-37288888   邮箱:gdfupin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