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扶贫网--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欢迎您!本站最新动态:  《广东扶贫》杂志约稿函!    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关于协会工作的批示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秘书长信箱 今天是:
 
扶贫要闻
部门动态
协会新闻
定点连线
地市联播
对口帮扶
会员快讯
高层连线
省外要闻
国际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扶贫前沿->>对口帮扶
   
深圳大鹏新区:创新东西部扶贫协作模式
加入时间:2019-5-30    来源:南方日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库”于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全县共有57个贫困村、14533户贫困户、65018个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25.5%,属深度贫困县。 

    2016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开始对口帮扶巴马瑶族自治县。3年过去了,全县累计受益于对口帮扶工作的贫困人口5万多人,直接带动脱贫12919人,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的25.5%降至2018年的8.79%,多项经济指标增速排在广西前列,全力构筑的、已然成形的大健康产业体系以及“深巴试验区”、基金数字小镇建设也极大助推巴马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大鹏新区是深圳唯一不考核GDP的区,是深圳经济特区中的生态特区,在与巴马建立扶贫协作关系以来,大鹏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产业、以人为本,针对大鹏和巴马在资源禀赋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的特点,积极输出“美丽大鹏”建设经验,加快精准脱贫的步伐,夯实巴马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为工作主线,构建了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大帮扶格局,助推巴马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五村六联”“认领式” 

    探索社会扶贫新模式 


    巴马瑶族自治县燕洞镇交乐村全村耕地面积968亩,人均面积仅0.39亩,是典型的“九分石头一分土”的大石山村。交乐村驻村第一书记黄明宁介绍,为彻底推动交乐村脱贫脱困,在大鹏新区的帮扶之下,交乐村党总支部由软弱涣散向星级党组织转变,带领群众发展产业思路更加明晰,走出一条石漠化治理和群众增产增收的双赢路子,目前全村共有核桃面积2217亩、蚕桑800多亩、龙骨花6000亩、生态公益林1万亩。该村还主动与邻近名村龙田结对,与9个非公企业结缘,促成党员和201个贫困群众结亲,结对结出了战斗力、生产力,支部力量得到补强,产业发展有了保障,贫困户脱贫有了帮手。 

    “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燕洞镇交乐村是大鹏新区对口帮扶巴马过程中创出的“党建+扶贫”示范点之一。大鹏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大鹏新区高质量“美丽大鹏”建设一个重要经验是,基层党建强起来,社区才能更好发展。随着脱贫进入攻坚拔寨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样必须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 

    正是秉承这一理念,大鹏新区强化了结对共建,会同巴马瑶族自治县把抓党建促扶贫纳入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范围,安排辖区街道、社区与巴马贫困乡(镇)、贫困村开展党建结对共建,将深圳较为成熟的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经验引入当地,采取“城市帮农村、强村带弱村、企业助穷村”结对共建模式,积极打造党建促脱贫攻坚示范区,探索出了“五村六联”“认领式”社会扶贫等新模式。 

    同时,大鹏新区积极强化头雁效应,开展了三期共152人次的致富带头人培训,强化党员致富带富牵引力,利用“头雁”效应增强贫困户勤劳脱贫的信心。巴马大石山区的燕洞镇交乐村“大山深处党旗红,石头缝里产业兴”和土坡丘陵地区的甲篆镇百马村坡纳屯“党建+旅游扶贫”等党建助脱贫攻坚模式,成为中组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现场会的参观点。 

    变“输血”为 

    高质量“造血” 

    3月11日,位于大鹏新区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与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在县政府行政办公楼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上,基因组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依托巴马环境优势和自然禀赋,以长寿品牌为抓手,加强合作,发挥好科技对农业、食品与健康、生态与环境的推动作用,为健康注入长寿的基因,给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共同推进巴马现代农业发展。 

    这是大鹏新区推进产业扶贫的一个例证。“要打赢扶贫攻坚战,就必须变’输血’造血’,而真正实现’造血’,关键要靠产业发展。”大鹏新区科技创新和经济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推进对口巴马扶贫协作工作过程中,大鹏新区坚决落实精准扶贫要求,以“精”为贵,以“准”为重,聚焦产业扶贫,将深圳特区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人才优势以及大鹏新区发展生物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经验与巴马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相融合,引领发展大健康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其中,在大健康产业方面,大鹏新区积极推进合作共建“深巴试验区”,推动广西第一个基金小镇、数字小镇落户巴马。目前“深巴试验区”已吸引招商局集团、华大基因等43家深圳企业签约入驻,意向投资金额309亿元,已开工或者即将开工的合作项目56个。推动深鹏、华之萃和粤旺等深资企业投资巴马,成功构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长寿养生食品产业模式,带动贫困农户以土地流转、劳务就业和资金入股等方式增收脱贫。 

    据了解,目前以“深巴试验区”为平台,以基金数字小镇为引擎,以健康食品、健康服务、健康科技为核心业态,涵盖天然饮用水、长寿食品、健康医养、精品体育、会议会展、生物科技、特色医药等七大产业领域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已经呼之欲出。 

    在旅游产业方面,大鹏新区携手巴马大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协助引进华车控股和深鹏集团等深圳旅游企业在仁乡村、平林村等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扶贫,积极打造旅游扶贫示范区;协助巴马在深圳设立集服务、招商、展览、销售和扶贫五大主体功能于一体的“巴马之窗”项目,助推当地旅游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发展,打造旅游扶贫示范区。 

    值得一提的是,“深巴试验区”和基金数字小镇建设,成为巴马开放发展、对接深圳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平台。而且,在深圳各级领导干部、企业家的工作作风、干事创业劲头的影响之下,巴马干部群众的思想更加解放了,开放发展的思维更广阔了,发展的干劲更足,逐步树立起开放的理念、世界的眼光、长远的打算、合作的意识,全县逐步凝聚起“越是贫困地区越要坚持高质量发展,越是贫困地区越要走开放发展之路”的共识。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坚持“授人以渔” 

    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在巴马,因病致贫比例高达14%。针对这一情况,大鹏新区充分发挥高端生命健康企业集聚的优势,在巴马全县范围内实施儿童精准营养改善项目和地中海贫血防治项目,共完成5.9万名青少年地贫筛查,为全县1.7万名2—6岁婴幼儿发放“营养包”,极大提高全县青少年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阻断贫困代际相传。地贫基因筛查健康扶贫模式已在河池全市7个贫困县推广,实现区域全覆盖;同时强力推动巴马华大大健康研究院成立、运转,为巴马构建县级地贫防治在线数据库,并在大鹏国家基因库单独设立“巴马地贫样本库”,首次实现巴马地贫防控数字化管理。 

    健康扶贫模式是大鹏新区紧紧抓住“人”的因素,着力坚持以人为本,打好民生帮扶组合拳的缩影。除了健康扶贫,大鹏新区还大力开展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和人才支援工作。 

    教育为民生之首。在教育脱贫方面,大鹏新区将巴马职业教育列为重点帮扶试点项目,通过深圳市携创技工学校、深圳技师学院等技工院校招收9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就读,受培训学生全部实现就业脱贫。大鹏新区10所学校与巴马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先后派出100多名优秀教师到巴马送教课程200多节,巴马也先后派出100多名骨干教师到大鹏新区学习进修。 

    就业扶贫方面,大鹏新区推动两地劳务协作信息无缝对接,及时将新区企业用工需求及时反馈给巴马瑶族自治县人力资源部门,并3次赴巴马开展扶贫工作调研,摸清了“两个底数、一个清单”。联合举办4场招聘会,已有600多名贫困人口通过劳务协作实现增收脱贫目标。 

    此外,大鹏新区着力实施人才支援,瞄准巴马的人才需求,持续完善干部挂职双向交流机制,鼓励支持新区各类党政人才、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到巴马开展交流活动,加强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充分发挥人才在脱贫攻坚中的引领作用。2017年开始,加派1名扶贫干部到巴马驻点,为深圳唯一加派扶贫干部的区(新区)。同时,选派了22名医疗和教育专业人才到巴马支医、支教,结对街道与乡镇也开展人才培训近200人次。巴马也选派90名干部到大鹏新区开展旅游、金融等急需紧缺专业培训。 

    大鹏新区对口巴马扶贫协作工作特点 

     ●两地互动机制高效 

    两地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扶贫协作工作组,共同研究部署,编制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落实人员、资金和项目。2016年以来,双方党政主要领导率队互访9次,新区先后有11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到巴马开展调研。每位班子成员去巴马调研后,都给当地带去了“大鹏礼包”。如党工委王京东书记到巴马调研后,亲自推动并促成华大基因赴巴马开展大健康扶贫项目。 

    ●结对帮扶全面覆盖 

    安排新区各部门、办事处、社区、学校及医院等与巴马相关单位结对帮扶,组织协调深圳企业、社会资金投入巴马扶贫领域,基本构建了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大帮扶格局。3年来,大鹏巴马两地行业及单位部门互访20多次,街道与乡镇互访12次,社区与行政村互访24次,新区各企事业单位及爱心人士累计捐款1000多万元。 

     ●扶贫协作成效显著 

    通过党建引领脱贫、产业造血扶贫、劳务协作保障、人才交流常态化、健康扶贫等多措并举,截至目前,巴马瑶族自治县累计受益贫困人口5万多人,直接带动脱贫12919人,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的25.50%降至2018年的8.79%,多项经济指标增速排在广西前列。
 


欢迎访问广东扶贫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招聘启事 | 版权申明 |
流量统计:

版权所有: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Copyright © 2009 www.gdfupin.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号:粤ICP备10213720号
主管:中共广东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主办: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广东省南方扶贫开发研究院、广东省国粤扶贫开发服务中心            内容支持:《广东扶贫》全媒体中心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东路135号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大院2号办公大楼12楼                              邮编:510500
电话:020-37286668    传真:020-37286688    捐赠热线:020-37288888   邮箱:gdfupin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