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扶贫网--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欢迎您!本站最新动态:  《广东扶贫》杂志约稿函!    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关于协会工作的批示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秘书长信箱 今天是:
 
扶贫要闻
部门动态
协会新闻
定点连线
地市联播
对口帮扶
会员快讯
高层连线
省外要闻
国际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扶贫前沿->>对口帮扶
   
全面小康进行时:广州南沙多举措扶贫显成效
加入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国小康网

近年来,广州南沙通过强化产业造血、党建引领、教育帮扶、医疗支援、消费扶贫等多种帮扶举措力度,助力贵州黔南州、广东梅州2省5县打赢脱贫攻坚战。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为助力贵州黔南州、广东梅州2省5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广州市南沙区以真金白银的投入、真抓实干的作风,围绕脱贫攻坚总目标探索扶贫协作模式,谱写扶贫协作新篇章。

近年来,南沙通过强化产业造血、党建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等多种帮扶举措力度,聚焦贫困县、贫困村,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精准施策,不断整合扶贫资金,拓宽扶贫路径,对口帮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截至目前,南沙区对口帮扶的广东梅州平远县18个省定贫困村全部验收出列,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过省定贫困户脱贫标准;蕉岭县17个省定贫困村已全部达到出列标准;东西部扶贫协作地区贵州惠水县、龙里县、贵定县均已提前“脱贫摘帽”。

 

活化红色资源 开拓绿色经济

东岭村地处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西部,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通过党建引领群众,以红色的革命精神带动绿色的经济发展,是东岭村决胜脱贫攻坚战的“法宝”。走进东岭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只见一个个香菇大棚鳞次栉比,一根根菌棒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架子上。“种植食用菌关键是生态环境,东岭村的土壤富硒无污染,非常适合食用菌种植”,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道办事处驻村第一书记丁传红对《小康》记者说。

东岭村创新“党组织+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由党员带头集约土地种植食用菌。目前,东岭村建起了年产180万菌棒的菌种厂,食用菌种植面积260亩,去年产值达980多万元,党支部带领村民垒起了致富黄金屋。

此外东岭村依托自身独特的红色资源,通过县、镇、村三级统筹,将红色文化与基层党建拧成“一股绳”,先后建成了蕉岭县(东岭)革命历史纪念馆、党群活动中心、红色文化街区等7个项目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随着7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的建成开放,东岭村成为开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阵地。2019年4月至今,共有十多万人前来参观学习,昔日的“空心村”彻底旺了起来。

贵州省惠水县好花红镇佛手瓜产业园成为贵州省最大佛手瓜种植基地。

找准特色产业 闯出致富之路

9月22日,贵州省惠水县委常委会对研究发展佛手瓜产业过程进行了全球直播,这场直播也成为南沙区对口帮扶贵州惠水县发展佛手瓜产业助民增收的一个缩影。

选准产业是实现拔穷根奔小康的关键一招。惠水县是典型的石漠化山区县,山多土薄。但这里海拔适中、气候独特,十分适宜佛手瓜的生长。南沙区扶贫干部深入村镇进行调研后,精选佛手瓜作为产业扶贫重点帮扶项目。3年来共投入帮扶资金2027.5万元,用于建设冷库仓储、交易平台、产业路等配套设施,推动佛手瓜产业不断做大做强。

目前,惠水县佛手瓜种植面积已扩大到5.2万亩,产量达5.2万吨,新增带动20个贫困村10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5000元以上,小小佛手瓜成为当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大法宝。

而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三达村则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制约中闯出了一条独特的林下灵芝致富路。三达村地处粤闽赣交界,全村山林面积是耕地面积的26倍之多。广州市南沙区城管局赴三达村驻村第一书记杨晴经过多番考察和分析,发现三达村山高木密、且无任何污染的自然禀赋非常适合种植林下灵芝。杨晴立足当地实际,使用南沙扶贫引导资金、贫困户自筹资金共23.9万,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合作模式发展林下灵芝项目。

在发展林下灵芝产业的过程中,杨晴十分注重贫困户的参与度,带领贫困户参与从灵芝种植到销售的全流程,掌握种植与管理技术。41岁的谢远扬是三达村村民,几年前因为孩子生病,导致全家因病致贫。但他加入合作社后除了年终项目分红之外,还参与了合作社日常管理,每个月有近3000元的工资,实现了脱贫。

2019年基地共采摘干灵芝1300斤,项目利润达10万元,在灵芝基地的带动下,三达村的14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

 

创新工作思路 助力教育发展

“在乡村走访的时候,发现很多儿童都在村里闲逛,基本处于散养状态。”广州市南沙区对口帮扶惠水县挂职干部、惠水县委常委、副县长王德成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很多适龄幼儿因为附近没有幼儿园,无法正常上学。针对此情况,南沙区创新工作思路,投入帮扶资金260万,对惠水县8个镇办13所闲置小学进行改造,盘活闲置资源,全面推动惠水县乡村公办幼儿园实现全覆盖。记者了解到,目前改造工作已全部完工,该项目将解决17个村900余名适龄儿童就近入园问题,补齐了惠水县教育的最后一个短板。

“牵手工程”“组团帮扶”“捐资助学”……记者走进惠水县第四中学,首先跃入眼帘的是路边一排醒目的宣传展板。透过图文并茂的展板可以窥见南沙区教育帮扶惠水县的一角。

2017年以来,南沙区通过“一对多”方式,与黔南州三县237所学校、幼儿园、教学点开展结对帮扶。结合惠水县教学情况,南沙区先后组织开展教学教研交流培训5期518人次,引进新教学方法6项,促进惠水县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教育扶贫“魂”在扶志。培养学生的进取心、良好风俗和眼界也是教育扶贫的重要一环。“我以后一定要考取暨南大学,听了您的介绍很向往那边的生活和学习。”谈及学生杨本佳一次课后聊天时对自己所说的这句话,南沙麒麟中学物理老师邹文化仍旧很动容。

邹文化在惠水县第四中学支教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升学意愿较弱,急于走向社会。为了让学生放宽眼界,培养学生的进取心,邹文化常常和学生们分享外面的世界。今年1月邹文化支教期就满了,但一年时间所带来的改变还不足以让邹文化满意,为了更好地改变学生的观念,他主动申请延期一年,身体力行诠释了“用智慧参与惠水教育,用真心兴旺惠水教育”的工作理念。

在南沙区“组团式”默默耕耘下,今年惠水县中考再上新台阶,中考总分650分,全县总平均分366.59分,与2019年相比提高11.29分,取得了黔南州排名第五的好成绩。

 


欢迎访问广东扶贫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招聘启事 | 版权申明 |
流量统计:

版权所有: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Copyright © 2009 www.gdfupin.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号:粤ICP备10213720号
主管:中共广东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主办: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广东省南方扶贫开发研究院、广东省国粤扶贫开发服务中心            内容支持:《广东扶贫》全媒体中心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东路135号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大院2号办公大楼12楼                              邮编:510500
电话:020-37286668    传真:020-37286688    捐赠热线:020-37288888   邮箱:gdfupin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