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扶贫网--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欢迎您!本站最新动态:  《广东扶贫》杂志约稿函!    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关于协会工作的批示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秘书长信箱 今天是:
 
扶贫要闻
部门动态
协会新闻
定点连线
地市联播
对口帮扶
会员快讯
高层连线
省外要闻
国际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扶贫前沿->>会员快讯
   
广东不断创新脱贫攻坚,启发“党建+社会服务”新思考
加入时间:2020-11-11    来源:广州日报

脱贫攻坚决战完胜、全面收官在即。在脱贫攻坚领域,广东社会力量涌现各类创新举措,尝试突破过去扶贫的难点和痒点。近日,中共广州市社会服务发展促进会支部党员代表及广州市社会服务发展促进会员工代表们在“看多彩扶贫模式,讲各色扶贫故事”主题活动中,一步一个脚印,串起了广东、广西乃至更多地区的扶贫故事。

“无论是住房扶贫、教育扶贫还是消费扶贫……这些助力脱贫攻坚的模式探索,都是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化主体一次又一次为推动精准扶贫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广州市社会服务发展促进会执行会长郭媛表示,“而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党员作为社会的先进力量,应进一步促进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目标深度融合、相互促进,为打赢攻坚战提供坚实基础保证。”

易地搬迁,搬出就业就学新模式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各族自治县之一,也是百色革命老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过去,教育扶贫一直是这里的一大难题,但近日,由广东省同芙慈善基金会捐赠的10个“爱心之家”在该县10所小学落地使用,开始为山区孩子们的教育增添色彩和创造动力。

为了“关爱留守及困境儿童‘爱心之家’”公益项目能够更有成效地开展,广东省同芙慈善基金会主席周振林早在9月初便前往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拜访中国扶贫基金会第七届理事会副会长、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陈开枝,并邀请他出席见证项目圆满落成地捐赠仪式。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扶教。据了解,陈开枝对教育扶贫工作十分重视,其成立的百色市教育基金会已累计资助困难学生54496人次,援建200多个学校项目改善办学条件,共投入资金超过亿元,为百色教育扶贫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出席隆林各族自治县关爱留守及困境儿童“爱心之家”公益项目捐赠仪式已是他第114次百色扶贫之行。“再一次踏进百色这份土地,让我感受到无比的亲切。每一次来,它都有着新的改变与发展。”陈开枝分享道,“身为党员,我把扶贫工作作为终身使命。2017年,我就完成了第100次百色扶贫的诺言。‘生命不息,扶贫不止’,我第二个100次扶贫百色已在重新出发,希望能为国家的扶贫事业继续发力。”

值得关注的是,过去,百色也正是在陈开枝的推动下,得以大力实施易地搬迁这一脱贫攻坚的巧妙之法。彼时,隆林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鹤城新区刚刚落地不久,作为隆林各族自治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已安置3000余户家庭,超过1万多人。

搬迁居民来自隆林各族自治县的16个乡(镇)179个村,涵盖6个民族,包括苗族、彝族、仡佬族、壮族及汉族。从大山里搬出来,环境改变了,但孩子的学习,家庭的经济来源就成了家家户户关注的焦点。他们,能留得下吗?这是一个“住所+教育+就业”的全方位扶贫模式探索。

以鹤城新区为中心,向周边辐射,配套建设了隆林罗湖幼儿园、隆林第六小学和隆林第五中学等,为美凤、小健等小朋友们实现了零门槛、近距离享受幼儿园、小学、初中的“一公里圈义务教育服务”,助力缓解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子女的就学难题。

“学校很漂亮,教室还有了钢琴,感觉很好。”美凤说道,稚嫩的脸上满是笑容。此外,鹤城新区先后安排搬迁居民超过3000人在脱贫奔康产业(就业)园就业,提供公益性岗位80+个、临时公益性岗位30+个,实行托底安置就业。

该产业园距离鹤城新区仅有5分钟车程,且新修的马路宽敞明亮,实现了“就业就在家门口”。“从岩茶乡龙滩搬到鹤城新区后,孩子在家门口上学,大人们也能就近工作。”易地扶贫搬迁家庭代表李女士表示,“生活稳定又能陪伴孩子健康成长,这是我们从未想过的,内心感到很满足,感谢党和政府给了我们这么好的生活环境。”

然而,无论大人还是孩子,他们已经走出大山,还是正在走出大山?“目前,学校还亟需心理疏导的专业课程以及社会工作的师资力量支持。”隆林六小校长黄梓伽反馈道,“老师、家长只能通过日常的教学,或是沟通交流来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和情绪,有时候可能会心有余而力不足,缺少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爱及帮助。”

不仅如此,对于他们来说,教育资源的丰富、工作环境的完善、经济收入的来源、城镇生活的融入等问题,都是家庭扎根、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值得关注的是,由广东省同芙慈善基金会发起实施的“爱心之家”项目还为山区的孩子们提供了教育课程,利用寒暑假时间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开展心理辅导课、国学讲座、文艺课程培训、文体活动、夏令营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并帮助校园网络通信、智能安防等系统建设。

 

“山货”进城,扶贫“购”出新路子

脱贫攻坚不仅仅发生在大山深处。

近日,中共广州市社会服务发展促进会支部党员代表及广州市社会服务发展促进会员工代表们来到“巩固脱贫成果,扬帆乡村振兴”消费扶贫进社区活动现场——广州市天河区车陂街美华百货大门前,与广州市社会服务发展促进会理事潘芝珍、会员单位广州市天河区新快社会服务发展中心总干事温卓涛等分享交流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心得,体验“新农创”项目扶贫新模式。

带有“南粤家政·’粤菜师傅’”字眼的横幅一拉,现场就是一场大厨美食直播。“切肉不能用蛮力,要顺着肉的纹路往下切。”随着粤菜师傅熟练的刀工示范,一片片诱人的卤水白牦牛肉在砧板上“哆嗦”着“倒”下,不一会就成了一盘飘香粤菜。

社区居民将端着盘子的工作人员围得水泄不通,像极了明星登场。“口感很好!”前来品尝美食的居民说道,“又学会了一道菜,回家可以煮给孩子吃。”活动摊位上,买卖的动作暂缓下来,都把目光投至了直播场内。那琳琅满目的阳山战斗鸡、贵州宽面条、梅州山药面等200多种扶贫农产品,静候品尝美食之后前来采购的居民们。

“这是我们联合广州市天河区农业农村局、广州市天河区新快社会服务发展中心等多个单位举办的第6站、第13场消费扶贫进社区活动。”活动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每场活动我们都安排了直播带货,在线上推广新产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广东各地特色农产品及相关知识。”

大米、菌干、腐竹、红苹果……来自广东梅州、清远、河源、湛江,以及广西桂平、贵州纳雍等地的特色扶贫产品纷纷“登台亮相”。其中,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的有机新鲜蔬菜,最受社区居民青睐。

“蔬菜有来自我们种植基地的,也有来自农户自家的,但都是按照供港澳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进行供应销售。”粤旺集团联合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摊位的负责人说,“‘一品一码’,消费者随时随地都可以查询农产品的产地、品质、质量检测等信息,可以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据了解,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自今年7月起已全面运营,无论是中国港澳市场还是内地市场,产品均统一按照供港澳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进行供应销售,这意味着未来大湾区居民乃至全国的消费者,都能吃到供港澳标准的肉菜。

这一天,车陂街的居民们满了“菜篮子”,进城的农户们鼓了“钱袋子”。同时,他们还通过便民家政服务,以及免费的“三农问题”法律咨询窗口,了解学习相关行业知识。消费扶贫作为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一种帮扶方式,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

在扶贫产品如何“卖得掉、卖得好、卖得久”的问题上,将期待更多的社会主体出谋划策,让“消费扶贫”变成“消费青睐”,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注入长久动力。

 


欢迎访问广东扶贫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招聘启事 | 版权申明 |
流量统计:

版权所有: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Copyright © 2009 www.gdfupin.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号:粤ICP备10213720号
主管:中共广东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主办: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广东省南方扶贫开发研究院、广东省国粤扶贫开发服务中心            内容支持:《广东扶贫》全媒体中心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东路135号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大院2号办公大楼12楼                              邮编:510500
电话:020-37286668    传真:020-37286688    捐赠热线:020-37288888   邮箱:gdfupin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