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扶贫网--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欢迎您!本站最新动态:  《广东扶贫》杂志约稿函!    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关于协会工作的批示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秘书长信箱 今天是:
 
领袖人物
先锋人物
名星人物
责任大使
侨界领头羊
扶贫志愿者
扶贫状元
 
 
  当前位置:首页->>扶贫人物
   

    ■人物故事

    古伟增是省审计厅驻陆河县干部,今年57岁,离退休年龄还有不到3年时间。对他来说,驻村干部这个岗位,算是组织交给他的最后一个重任。

    和村民们同吃同住,一起生活,将自己融入到贫困村中去,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这是古伟增作为扶贫驻村干部的最大心得。2011年,他驻村235天;2012年,他的驻村时间已经超过255天。

    “老婆已经退休,孩子已经长大参加工作,我来驻村,没有后顾之忧。”古伟增说。2007年开始,他就从事过扶贫工作,他已将扶贫作为人生事业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大娘哭着挽留驻村干部

    古伟增帮扶的汕尾市陆河县大路村,原是一个民情复杂的贫困村。有人用“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来形容3年前大路村的卫生状况。而最令人心焦的,是很多稻田没人耕种,抛荒后野草丛生。

    这么好的田地抛荒,农民靠什么吃饭,靠什么来发家致富呢?是什么使他们产生了懒惰的思想?一个个疑问在古伟增的脑海里翻滚。

    通过调查发现,在大路村,一些农民沾上了赌博,还有人嗜酒如命,手无缚鸡之力。

    这样的民风,怎样才能改变?

    古伟增向组织报告,请求连续3年都驻大路村扶贫,这样可以让工作更能连贯和取得成效。“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对农村有感情,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建设一片新农村。”

    3年下来,古伟增反复在做一件事情,就是同村民们座谈。每天晚上大家都有空闲的时候,村民们就会来村委会找古伟增。有人向他反映情况,寻求帮忙;有人来找他拿主意,谈想法;有人同他谈时事,获取外界信息。

    久而久之,村民们已经习惯同老古进行交流,做朋友。12月14日傍晚,他的办公室里同往常一样走进一位70多岁的老大妈,当她得知古伟增在3年扶贫“双到”工作结束后,将离开大路村,老大妈的眼角湿润了,舍不得驻村干部走。

    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达8987元

    古伟增因地制宜地发动122个贫困户进行养牛、养猪、养鸡。

    征得贫困户同意后,他为80个养牛户采购了160头小黄牛犊,每户两头。对发展养猪、养鸡的42个贫困户,他分二批发给每户资金各3000元购买猪苗、鸡苗,通过奖惩的办法,迫使贫困户不得不认真投入生产。

    通过养猪改变命运的人,第一个要数贫困户廖娘裕。他没什么文化,家里穷,没钱读书但好学,也学得快。古伟增分配了6000元扶持资金,让他全部购买了猪苗。到2011年底,廖娘裕盖了两个猪棚,并有存栏生猪74头。2011年,廖娘裕出栏了121头生猪,养殖的10头母猪下了好几窝猪仔,一年收入超过12万元,开始由贫穷走向富裕。

    这一年,古伟增扶持了像廖娘裕这样的养猪专业户39个,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在全村生猪存栏数有975头。为了巩固扶贫成果,古伟增适时地发动养殖户成立了大路村养猪协会。

    3年下来,大路村绝大多数贫困户已脱贫。全村135户贫困户中,已有133户完全脱贫,达到98.52%。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达到了8987元,是考核标准的近4倍。

    3年来,大路村前所未有地有29人考入大中专院校。在135户贫困户中,目前有200多人在外地工作,为进一步的致富打下了良好基础。

    让每个贫困户都能脱贫

    长期吃住在村里,是古伟增做好扶贫工作的宝贵经验。他不仅发动有能力、有想法的村民去进行产业扶贫,通过先富的力量来带动周边的村民,同时,他也不落下脱贫能力不强,甚至有一些不良嗜好的村民。让每一个贫苦户都有跳出贫困的机会。

    面对着一些不爱干活的村民,古伟增没有泄气,他一次次地上门问寒问暖,送点礼物给他们。甚至自己掏腰包给他们点钱,和他们交朋友,打消他们自暴自弃的念头。

    大路村的村干部说,是古伟增的真情,把这些贫困户拉了回来。

    古伟增说,许多贫困村、贫困户的产生,固然有“天时、地利”之因素,但很多情况却是“人和”不到位。所以不仅要在经济上、项目上帮扶,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精神上、文化上进行帮扶。

    于是,他开始和村民做朋友,经常和村民谈心,为村民解决困难,用感情架起一座致富桥梁。

    驻村干部爱群众,也赢得了村民的拥护。不管到哪家做客,他们都会受到村民们的热情接待。村民们还经常给驻村干部们送肉送菜,真正成为了好朋友。

    驻下来,住进去与村民们做朋友

    短评

    “55后”驻村扶贫干部,属于站好最后一班岗型的干部,他们离退休年龄很近,但他们却是真正用心、用情、用行动做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人。

    在“55后”这样一群人身上,有许多作为扶贫干部的独特优势。一是不求功名,只求耕耘,将扶贫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二是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农村开展工作时很容易树立起自己的威信。三是愿意与村民做朋友,真心进行交流,让老百姓在实现脱贫的过程中,更学会了自信自强。

    在中国传统的仕子心中,都有一种“归隐”的情结,退休之后回到农村,种上几亩地,帮扶桑梓,安享晚年。似乎在“55后”身上,也有这种情结,他们将驻村当成一种乐趣,每年在贫困村驻村的天数在200天以上,把驻地当成自己的家。他们将帮扶当成人生的一项事业,这里是他们站好的最后一班岗,也是人生梦想的新起点。

    ■我说扶贫干部

    网友“透明的蓝歌”:我对我们村扶贫干部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下午两点多去村委找他们,结果发现他们吃的是隔夜的剩饭!原来他们上午进山去,直到下午才回来!

    网友“炽热的心”:我们村的驻村干部帮助农民致富,送来了小猪和饲料。可是我们家没有猪圈,驻村干部惦记着,过来我家亲自动手帮妈妈搭建猪圈。妈妈讲起这件事,眼睛都红了。

    网友“早禾地巷”:我也是驻村干部,驻村扶贫已经三年。三个县43条村,经过150多位驻村干部和各单位的努力,变化可喜。三年多来离家别乡,战斗在山区,无悔无怨,感动!举杯致意,杯中没有烈酒只有问候。好样的,南海队!

    @邀你网谈

    南方日报邀您一起,来说说身边的驻村干部。您可以登录南网(www.nfdaily.cn)或者通过微博@南方日报,分享他们平凡但不平淡的故事。

    南方日报记者 李秀婷 戎飞腾


欢迎访问广东扶贫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招聘启事 | 版权申明 |
流量统计:

版权所有: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Copyright © 2009 www.gdfupin.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号:粤ICP备10213720号
主管:中共广东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主办: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广东省南方扶贫开发研究院、广东省国粤扶贫开发服务中心            内容支持:《广东扶贫》全媒体中心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东路135号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大院2号办公大楼12楼                              邮编:510500
电话:020-37286668    传真:020-37286688    捐赠热线:020-37288888   邮箱:gdfupin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