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扶贫网--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欢迎您!本站最新动态:  《广东扶贫》杂志约稿函!    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关于协会工作的批示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秘书长信箱 今天是:
 
扶贫要闻
部门动态
协会新闻
定点连线
地市联播
对口帮扶
会员快讯
高层连线
省外要闻
国际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扶贫前沿->>扶贫要闻
   
中国经济网:广东“双到”扶贫开发叩开幸福门
加入时间:2012-9-12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9月12日广州讯(记者庞彩霞)村与村之间的烂泥路已变成硬底化的水泥公路,明亮整洁的乡村小洋房取代了破旧的泥砖房,自来水通进了家家户户,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等公共服务设施建了起来……经过三年的“双到”扶贫攻坚,粤北山区农村正逐步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焕发一派新农村气息。

    向“穷广东”宣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广东经济的腾飞有目共睹。然而,由于地理区位、自然禀赋、经济基础、历史文化、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广东东西北地区仍有不少村民还过着靠天吃饭的贫困日子。数据显示,2009年广东农村年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有316万人,占全省农村人口的6.14%,高于全国4.6%的贫困发生率。同时,全省城乡收入差异系数已连续多年维持在3以上的高位。富裕的珠三角城市群与穷困的粤东西北山区形成了鲜明对比,广东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大的问题日益凸显,制约着幸福广东的建设。

    2009年,广东出台《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实施意见》,启动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正式向“穷广东”宣战。近三年来,广东按照“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双到”工作要求,积极动员并组织政府、企事业单位直接参与挂钩扶持贫困村、贫困户,建立瞄准机制、靶向疗法,实行“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并建档立卡,对贫困村、贫困户实行动态管理,加快实现“一年脱贫、两年致富、三年发展”的稳定脱贫目标。截止今年6月,广东已投入扶贫总资金超过160亿元,派出驻村干部11500多名,定点、定人、定责帮扶全省3407个贫困村37万户贫困户。

    摘掉贫困帽走出致富路

    要脱贫致富,首要解决贫困村落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营造适宜“造血”的基础环境。为此,广东提出了生态移民安置政策和整村推进工程,帮助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的贫困村民移民搬迁以及低收入困难户的住房改造工作。

    得益于扶贫“双到”的惠民政策,2010年年底,韶关市乳源县53岁的赵天香一家六口从深山老林,迁到了位于东莞“双到”瑶胞新村的宽敞新屋。同时,赵天香还利用一楼的空间开了一家小小的便利店,当起老板来。

    “平常自己一边在家看店一边照顾两岁的小孙女,老婆则到附近打点散工。儿子和儿媳通过帮扶单位的牵线也顺利在县城找了稳定的工作。一家人平均每个月的收入都有四五千。”赵天香高兴地告诉记者。

    赵天香一家的变化,只是广东开展“双到”扶贫开发工作的一个剪影。经过近三年的摸索,广东成功创造产业化扶贫、工农相辅扶贫、金融扶贫、整村推进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社会保障扶贫、智力扶贫、社会力量扶贫、基层组织建设扶贫等多元化的扶贫模式,有效地推进了贫困户脱贫增收和贫困村改善村容村貌。

    据广东省扶贫监测系统统计,截至2011年底,广东基本完成了14万户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的住房改造以及7751户“两不具备”村庄移民户的搬迁工作,并完成300个“幸福安居示范村”整村推进建设任务。去年广东全省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6111元,达到全省农村居民收入平均水平的65%。按照农村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的脱贫标准计算,96.6%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成功脱贫。同时,贫困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8.6万元,比2010年增加5.6万元。

    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广东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中转变传统的扶贫路径思路,全力确保了贫困户稳定脱贫及可持续脱贫。与此同时,“造血”式扶贫也进一步通过推进种养业产业化,畅通农产品产销渠道等,实现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进一步拉动了农村经济的内生动力。

    在清远市连南县三排镇三排村,广东省烟草专卖局的驻村干部王清明和村民们在荒山乱石中开垦了一条致富路。昔日一穷二白的三排村,如今已在荒山上、石缝里种满桑树、金银花以及花生,并建立起蚕桑、金银花、花生等生产基地,实现了种养业产业化发展。

    “我们以产业扶贫为抓手,形成了‘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模式,有效带动了农民发展种养业的积极性,有力确保农户实现稳定增收。去年,全村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人均纯收入达到13068.48元。”王清明自豪地说道。

    近三年来,广东各帮扶单位因地制宜,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业带头人等,打破了传统上分散经营的模式,进行科学化标准化的种养生产,并联合起来进行市场销售,提高农户议价能力并降低生产经营风险,成功探索出“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村集体生产经营”、“集中规划,分散管理”等多种独具特色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如碧桂园集团在清远英德市西牛镇树山村开展绿色产业扶贫项目,投资50万元建成25亩苗圃示范基地;韶关市与深圳嘉农公司等近30家农业龙头企业及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合作,共同打造了多元化南岭蔬菜产业带等。

    在扶贫开发工作的推动下,广东不少贫困地区成功培育特色产业,建立粮食、畜禽、水果、茶叶、中药材等多元化加工生产基地。仅以清远市连南县为例,连南县通过打造“一村一品”、“一户一业”,成功开发出“瑶山茶油”、“连南无核柠檬”等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绿色食品,并进一步利用瑶山的地理条件和生态优势,发展处渐成规模的蚕桑、高山蔬菜、有机稻、山地鸡、香坪鸭、本地土猪、稻田鱼等种养业的自主品牌。

    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增强了农产品的竞争力,有力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数据显示,2011年广东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371.7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95元,同比增长1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9%,创自1983年来的新高。贫困村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8.6万元,比2010年增加5.6万元。

    与此同时,山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缩小与珠三角地区的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据统计,2011年广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87:1,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
 


欢迎访问广东扶贫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招聘启事 | 版权申明 |
流量统计:

版权所有: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Copyright © 2009 www.gdfupin.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号:粤ICP备10213720号
主管:中共广东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主办: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广东省南方扶贫开发研究院、广东省国粤扶贫开发服务中心            内容支持:《广东扶贫》全媒体中心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东路135号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大院2号办公大楼12楼                              邮编:510500
电话:020-37286668    传真:020-37286688    捐赠热线:020-37288888   邮箱:gdfupin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