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扶贫网--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欢迎您!本站最新动态:  《广东扶贫》杂志约稿函!    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关于协会工作的批示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秘书长信箱 今天是:
 
理论研究
扶贫论坛
调研报告
经验总结
扶贫助廉
扶贫315
 
 
  当前位置:首页->>扶贫开发->>经验总结
   
山西晋城:新机制创造扶贫新成效
加入时间:2010-11-3    来源:太行日报

——来自晋城市210个贫困村的报告


       扶贫,是个难题。

      有的村虽然多年帮扶,但至今还是贫困村。如何在扶贫上闯出一条新路,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对的一个棘手课题。

      2008年5月,市委、市政府在对全市贫困村状况调查之后,将210个贫困村列入重点扶贫村,打响了扶贫攻坚战。

      经过短短两年的时间,首批210个贫困村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发展能力有了提高,农民素质有了提升,农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2009年这些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34元,比实施扶贫攻坚前的2453元增长25.4%,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市委书记张茂才在谈到原因时说:“如果我们这几年扶贫攻坚取得了一些成绩的话,那就是改变了过去的一些扶贫做法,创新了扶贫机制。”

      既“输血”,又“造血”

      多年来,扶贫主要形式是“输血”,就是直接给贫困村资金。许多贫困村拿到扶贫资金后,给村干部发点补贴,给村里的老百姓发点米面,再救济救济贫困户,钱就基本花完了。可贫困村面貌未改,贫困依旧。

      要彻底改变贫困村的面貌,必须变“输血”为“造血”。我市出台文件明确规定,市、县(市、区)两级财政每年从上年度正常超收财力中切块安排60%的资金投向农村,其中用不少于20%的资金设立扶持解决偏远山区贫困农村突出问题专项资金。此外,县(市、区)在市营以下煤矿按产量在税后利润中按每吨2元-5元标准收取“以煤补农”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扶持偏远山区贫困农村。全市共筹集扶贫资金近亿元。另一方面强调,扶贫资金必须跟着项目走,让扶贫资金真正发挥“造血”作用。

      陵川县是贫困村较多的县,六泉、潞城、古郊都是有名的贫困乡镇,因没有项目带动,农民致富困难。去年市里拿出30万元扶贫资金,扶持这些乡镇的贫困村建起养鸡场,新上了“800亩山地散养土鸡示范场”建设项目,很快达产达效,成为全县健康养殖业的示范和龙头企业,带动了5个乡镇17个贫困村散养土鸡生产。注册的“参土”牌土鸡蛋,已取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及产地认证,养殖规模现已达到10万多只,产品已打入北京、郑州、太原等大城市的市场,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90万元,平均每天销售土鸡蛋250公斤。阳城县赵沟村也是贫困村,165户农民组建起析城山土特产开发有限公司后,在60万元扶贫资金的强力资助下,建设完成了“8000亩小杂粮种植加工一体化项目”,带动了5乡镇8个贫困村3000户农民增产增收,去年平均每户增收2000多元。

      据了解,全市共扶持贫困村扶贫项目400多个,带动近2万农民就业。这些项目涉及种植、养殖、林果、农副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劳务输出等方方面面,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产生了很强的带动辐射作用。目前,全市210个贫困村中,已建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200多个,出现了泽州县南岭乡蜜蜂、核桃、黄梨,陵川县散养土鸡、食用菌、休闲旅游、中药材、干果林等产业“板块”基地,为下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既领导帮扶,又社会帮扶

      实行领导帮扶责任制是多年来扶贫工作的一项有效措施,但是仅靠领导帮扶效果毕竟有限。我市在领导帮扶的同时,实行全社会帮扶的新机制,形成立体扶贫的强大合力,出现了多种帮扶形式:

      一是单位结对帮扶。市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与首批210个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各县(市、区)也分别采取了这种帮扶办法。这些帮扶单位为贫困村定规划、定项目,送资金、送技术,赠物资,仅扶持资金就达2000多万元。

      二是企业帮扶。市自来水公司的帮扶村是沁水县端氏镇必底村。了解到村里不通客车,村民外出不便后,他们为村里免费提供一辆价值3万元的微型面包车,解决了交通工具问题;了解到必底村下辖的水底凹自然村提水站管道老化失修,村民吃不上水,专门安排技术人员勘查测量,免费提供管材、水泵、柴油发电机等,价值28000元,及时安排调试,将汩汩清泉流入村民家中。据了解,全市企业累计帮扶贫困村资金达1000多万元。

      三是老板帮扶。北京博宥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书苗,是从晋城这块土地走出去的民营企业家,她得知家乡大规模开展扶贫后,当即捐助1000万元,帮助贫困村建起84个“苗苗爱心卫生室”和28个扶贫项目,不仅解决了部分村的扶贫问题,还使2.5万人的看病难问题得以解决。

      市润宏煤气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靳建平主动拿出10万元扶持阳城县横河镇中寺村,建设规模山猪养殖场,现已存栏80头。项目达产后,年可实现利润50万元。

      四是农村变农场,农民变工人。泽州县王坡煤矿与贫困村大兴村结对后,将大兴村的山坡、荒地全部承租下来,然后雇佣农民到承租的土地上干活,同时,兴建“泽州红”山楂保健食品厂,形成2500吨“米康尔”小米杂粮系列产品生产加工能力和1000亩山楂果树基地,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大兴村村民王慧琴说:“过去我家6口人种着10多亩地,只有一个人打工挣钱,生活过的很紧巴,现在我忙时种地,闲暇时到农场上班,每月挣500多元。”据统计,王坡煤矿到大兴村办农场后,全村农民人均年收入比上年净增1730元。

      既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又重视文化智力投资

      贫困村之所以贫困,重要原因之一是基础设施差。因此,我市加大了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结合全省“五个全覆盖”工程,共投资2亿多元,帮助210个贫困村实施了学校安全改造、村级卫生室建设和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65个具备条件的贫困村通了水泥路或油路,修路194.7公里,总投入6417万元;67个贫困村完成了广播电视覆盖,投入100万元;110个贫困村完成了安全饮水和自来水入户覆盖,投入1531万元;210个贫困村小学和村级卫生室全部进行了安全改造。还帮助贫困村修街道、建文化体育中心,使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市长王茂设说,只有提升农民的素质,才能使农民尽快致富。政府要通过各种方式输入文化、教育、科技等现代要素,激发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近年来,我市加大了对贫困村的文化智力帮扶。

      一是以文化技能培训为突破口,以“一户有一个明白人,一家有一个技术人”为目标,借助市县两级的外出务工人员技能培训、涉农部门的阳光工程培训,以及农村远程现代化教育网点等平台,对贫困村的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和文化大培训。目前贫困村46%的人接受了相关培训。

      二是大力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立专业合作组织500多个,培育农村经纪人5000多人,有效解决了贫困村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问题,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李东平 秦宏平)

      三是市县两级科技、文化、卫生等部门,利用自己的优势,向各自对口帮扶村的农民发放科技资料,帮助购置电教设备,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为蔬菜、核桃、蚕桑、土鸡、果树等大户提供技术指导。

      晋煤集团拿出9万元组织陵川县潞城镇义门村等10个贫困村的30名农民,赴山东寿光培训日光温室大棚建设和种植技术,并拿出40万元在义门村建成一栋日光温室示范大棚,指导蔬菜大户技术,使农户不仅有了大棚,而且有了种菜技术,激发了农民自主创业激情,30名农民现已成为蔬菜大户。目前,这10个贫困村已发展起74栋春秋大棚和6栋日光温室大棚。

      既重视原基层党组织作用,又重视发挥联建组织作用

      在扶贫工作中发现,一些贫困村的基层组织有严重的软、懒、散现象,这样的基层组织难以胜任脱贫重任。我市采取了以强带弱、以大带小、以企带村、以社带社和选派优秀党员干部跨村任职的“四带一派”做法,收到了好的效果。

      一是强村带弱村。以党组织建设强村为龙头,实施“村村联建党总支”,带动周边弱村和差村,实现优势互补,整体推进。杨村党支部是个先进支部,与相邻的发展缓慢的弱村穷村北冶村联建党总支,加强北冶村党组织建设,进而带动了全村的扶贫工作。

      二是大村带小村。以中心集镇村为龙头,将一些小村与邻近的大村进行联建,通过以大带小,加速形成一批规模较大的中心集镇村,加快村庄合并和脱贫致富步伐。阳城县河北镇原杨柏乡所在地100平方公里区域,散落着60多个自然村,共300多人,生产生活非常困难。河北镇利用原杨柏乡撤乡并镇后留下的220间闲置房屋,投资维修后,配备了煤球炉、闭路电视等一些基础设施和生活用品,成立杨柏大峡谷公寓,将这些散住户全部迁入公寓居住,并对原6个支部共79名党员与杨柏村支部进行了整合,成立了联合支部,还办起了党员活动中心、文化科技培训中心,定期对党员群众进行科技文化培训。这些农民经过培训后,在原居住地栽果树、养蚕桑、搞养殖,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三是企业带村庄。以骨干企业和旅游开发公司为龙头,实施“企村联合党总支”,带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形成企村共建、互利共赢的格局。陵川县平城镇孟电集团与所在地的北召村及周边4个村成立了联合党总支,不仅解决了区域300多个农民就业,而且还投资1300多万元,改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改变了贫困村的面貌。

      四是专业合作化带村庄。陵川县崇文镇发挥石佛沟新型农业综合开发公司的引领作用,将周边11个村12个专业合作社联合成立党总支,通过流转农民土地,引导和带动区域农民形成了以种养加销及田园观光为一体的产业链条。

 


欢迎访问广东扶贫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招聘启事 | 版权申明 |
流量统计:

版权所有: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Copyright © 2009 www.gdfupin.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号:粤ICP备10213720号
主管:中共广东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主办: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广东省南方扶贫开发研究院、广东省国粤扶贫开发服务中心            内容支持:《广东扶贫》全媒体中心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东路135号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大院2号办公大楼12楼                              邮编:510500
电话:020-37286668    传真:020-37286688    捐赠热线:020-37288888   邮箱:gdfupin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