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扶贫网--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欢迎您!本站最新动态:  《广东扶贫》杂志约稿函!    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关于协会工作的批示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秘书长信箱 今天是:
 
扶贫要闻
部门动态
协会新闻
定点连线
地市联播
对口帮扶
会员快讯
高层连线
省外要闻
国际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扶贫前沿->>定点连线
   
佛山科技学院帮扶格水村:组建史上最小的理论中心组,打造永不走的扶贫队伍
加入时间:2010-12-3    来源:南方日报

  格水。贫困村。理论中心组。

  也许没有人会弄得清楚这些词组之间的关系。看到“理论中心组”这些字眼,一般人脑海中浮现的,是各级党政机关领导神情严肃地学习政经理论或时事分析的场面。然而,被视为“居庙堂之高”的“理论中心组”,却如一朵奇葩,开在了“处江湖之远”的清新县68个贫困村之一的格水村。

  村级理论中心组,放眼全国都少之又少,更遑论广东省内。

  这堪称广东省史上最低级别的理论中心组,因何种机缘而生?作为贫困村的理论中心组,它学习的是些什么理论?这种忙时农作、闲时学习的理论中心组,它的生命力会有多强?作为一种来自基层的创举,它是否具有可推广的价值和可能?

  带着这些疑问,本报记者日前走进了格水村。

记者目击

  理论学习像拉家常

  11月23日,是格水村党支部理论中心组成立后的第三次集中学习时间。在格水村约40多平方的农家书屋里,每人一杯红茶,一把咸花生,围着几张拼起来的书桌,20多名党员、群众———有的是村小组干部,有的是老党员,有的则是群众代表———这些平均年龄不低于50岁的理论中心组成员开始了本期的学习。

  理论中心组本期讨论学习的主题是“树形象,立新风,在‘双到’工作中创先争优”。钱灿平是今天的主讲者,钱的身份是佛山科技学院学生工作处副处长、高级职业指导师,也是佛山科技学院派驻帮扶格水村的第二批干部和格水村党支部理论中心组成立的倡导者之一。

  “中国最富裕的地方在广东,但是最贫穷的地方也在广东,这种极度不平衡的现象必须纠正,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到广东后,就提出了扶贫工作‘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战略……”钱灿平首先向理论中心组的成员简单介绍了“双到”工作。

  “那么,作为格水村的党员干部,应该树什么形象,立什么新风呢?”此时的驻村干部钱灿平似乎回归到了教师钱灿平,“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村里面就应体现为起带头致富的模范作用……目前林改工作正进入扫尾阶段,有什么矛盾要及时反映及时处理……村里一些后生仔外出打工,留下一些孩子在村里面,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多关心照顾留守儿童。”一口气,钱灿平把“树形象,立新风”解释得清清楚楚:农村党员要树带头致富形象、参与新农村建设形象和负责任的主人翁形象;立三个新风:学习之风、文明之风、和谐之风(家庭、邻里、社区)。

  钱灿平讲完后,几名党员和群众代表开始轮流发言,没有遮掩和客气:有人提出,现在村里干部上班不积极,老百姓有意见;有人指出,某某村小组存在卫生死穴,必须要清理好,给村民们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也有党员为村里面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设想。更多的党员发言,追问村里面“双到”项目进度情况,希望上级党委政府和帮扶干部一定要把帮扶工作做实。

  记者全程参与了格水村这次理论学习过程,与其说这是在理论学习,还不如说是在拉家常。“既然是群众工作,我们就必须用群众的语言来进行交流。”钱灿平对此解释道。

别样风格

  既是学习又是议事

  据钱灿平介绍,在此之前的11月3日,格水村党支部理论中心组宣布成立并开讲第一课。为了提高“收视率”和“影响力”,钱灿平特意把石潭镇党委书记周剑华请来压阵。

  格水村支部理论中心组第一期学习活动的主题是“齐心协力,把格水村‘双到’抚贫开发工作推上新台阶”。通过第一次集中学习,扶贫工作组与村支部委员、党员代表取得了一致的共识:无论集体经济的发展还是现代农业产业化的推进都要整村推进。

  第一次“理论”学习开了个好头,把大家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

  11月15日,“理论中心组”的第二次集中学习又开始了,这一次的主题是“整村规划,巧手编织美好新生活”。

  在这一次学习中,经过集体讨论,形成了一批整村规划的项目:集体投入10万元入股龙廷畜牧公司养猪场;建立一个蔬菜示范基地项目,其中包含一个蔬菜苗种植基地,一期规划150亩,二期规划200亩,由60户贫困户种植;建立牛洞笋竹种植基地项目和农村文化保护旅游项目。

  为了准备11月23日的理论中心组学习题目,格水村党支部书记、石潭镇驻村干部郭赞枢提前一天找到了钱灿平,两人一合计,新一期的理论学习题目定为“树形象,立新风,在‘双到’工作中创先争优”。

  石潭镇党委委员、驻格水村干部黎广波认为,这种“理论”学习并不深奥,倒像当年经常召开的村小组会议,“只是村集体会议主要是讨论村里的大小事务,调解各类矛盾,开会的频率很低,顺便才提一提学习的事情,而现在这种平台,是先通过组织群众集中交流学习,进而商议、推进各类工作的开展。既是学习又是议事,是格水村理论中心组的鲜明特色。”

纵深解读

  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

  格水村支部副书记邓树荣给记者出示了一份《关于加强格水村班子建设的方案》,在这个方案里,明确了理论中心组的目的,是要提升格水村领导班子的理论水平和行政能力,推动格水村发展集体经济并带领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通过成立理论中心组,把格水村的领导班子建设成理论型、学习型和执行能力强的基层党组织。”邓树荣说。按照这个方案,理论中心组每两周开展一次主题活动,除“两委”班子参加外,还邀请党员代表、各村小组组长一起学习。党支部每季度定期召开村的党员会议,党支部班子成员至少每月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

  事实上,早在理论中心组成立动员会上,石潭镇党委书记周剑华就指出,在“双到”扶贫开发工作推进中,要充分发挥基层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形成长效机制,建立一个学习型、执政能力强的基层党支部。

  在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方面,周剑华也指出,一方面要宣传国家方针政策,另一方面带领群众学习致富技术和技能,团结带领群众脱贫奔康。

  “打造一个学习型、理论型、执行型的党支部,以带领全体村民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些想法并不是我们驻村干部自己独自想出来的,而是源于群众。”钱灿平说,村支部刚开办“农家书屋”后,他见到许多山区老百姓都喜欢来书屋看书,对外面的世界很渴望,对党的政策、国家法令等知识的渴求程度很高。但驻村干部们也发现,群众的学习能力很弱,村干部工作很被动,在和村干部们“聊天”后,驻村干部们认为,何不用理论的武器,来武装基层党组织呢?

  钱灿平说:“虽然是挂着‘理论中心组’的名,但我们讲的内容,往往是简明扼要,深入浅出,从现实出发,再联系国家大的方针政策考虑问题。”

  参加过学习的村支部党员欧木泼告诉记者,村里有40多名党员,几乎有一半外出务工了,现在是农闲时候,所以来参加学习的人很多。“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单从大家踊跃发言的程度就可以看出,很多村里的党员在工作上很有积极性,但是在精神层面则很空虚,像这样经常性的聚一聚,拉拉家常式的学习,很有帮助。”欧木泼总结说。

  钱灿平告诉记者,设立理论中心组的目的,最终还是要打造一支永不撤退的扶贫队伍。

  黎广波还认为,村支部是执行党和国家政策的最基层组织,村一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有利于加强干部和群众的血肉联系,有利于各方面工作的推进,对镇里工作的开展,也是一种推动。

  石潭镇党委书记周剑华则表示,这种学习的方式非常好,可以先让格水村作为试验点做起来,积累一定经验后向有条件的村支部进行推广,最后在全镇进行普及。

对话

  “对可持续开展充满信心”

  11月23日,记者在全程参与了格水村理论中心组的第三次学习后,特意与格水村党支部理论中心组成立的倡导者之一钱灿平进行了对话。

  记者:在中国农村有着很特别的现象,很多的创举往往来自基层。从凤阳农民最早实行承包责任制,到近年来出现的“组合型印章”,带给世人的印象都十分深刻。格水村是清新县的60多个贫困村之一,远离经济政治中心,但是堪称广东省最低级别的村级理论中心组却出现在这里。其中有着怎样的机缘?

  钱灿平:格水村之所以要成立理论中心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个是村里面的“农家书屋”建好后,我们看到村里不少的老百姓都喜欢来书屋里翻翻书,尤其是党员干部,每次开会之前,都会拿本书看看。可见大家对外面的世界还是很渴望了解的,对党的政策、国家法令等知识的渴求程度很高。这就启发了我们要为他们做点什么。

  第二个,我们在开展“双到”帮扶工作时,认识到只有村干部和党员才是永不撤走的扶贫队伍,只有村党支部干部自身能力提高了,才能成为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领导核心,才能在“双到”扶贫工作中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堡垒作用和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团结和带领群众走上脱贫奔康的道路,把扶贫开发工作和“争先创优”工作结合起来。因此非常有必要让农村党员加强理论学习和种养技术学习。

  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农村基层党组织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基层力量,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生活的不断变化,农村党建工作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和不足。如党支部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党支部没有什么权威,特别在一些边远山区或村庄,山高皇帝远,党支部很多只是设一个空架子,不做什么具体实际工作。党员很少或者没有组织生活,党员党性观念淡薄,党组织对党员缺少吸引力,更不要说吸引群众入党了。

  再比如农村基层党组织中的部分党员年龄老化,个人素质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农村的年轻人大量外出,家中只剩下老弱病残。这对年轻党员的培养很不利。留在家中的党员大多数都是老年人,在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时的力度不够。这样党支部就不能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还有就是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方式单一,内容缺乏针对性,无法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了把格水村的领导班子建设成理论型、学习型和执行能力强的基层党组织,最终我们有了在村里组建理论中心组的想法。

  记者:格水村的理论中心组已经进行了好几次学习活动,目前存在一些什么不足?当“双到”工作完成、帮扶单位的驻村干部撤走后,又如何保证理论中心组的工作能继续开展下去?

  钱灿平:理论中心组的学习活动刚开展几期,还属于摸索阶段,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如何让学习的内容更加丰富,调动更多的党员和群众的兴趣,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进来,而不仅仅是党员干部。

  为了让理论中心组能够可持续发展,格水村党支部在全村下发了《关于成立格水村党支部理论学习小组通知》,按照这个方案,理论中心组每两周开展一次主题活动,除“两委”班子参加外,还邀请党员代表、各村小组组长一起学习。党支部每季度定期召开村的党员会议,党支部班子成员至少每月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

  对于格水村理论学习今后开展的问题,我个人是抱有很大希望的。如果把这种学习养成一种习惯,变成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样就容易坚持下去了。即便是我们这些帮扶队伍撤走了,但理论学习已经形成了惯例,就会一直开办下去。理论中心组虽然刚开展了几期,但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很多党员、群众非常欢迎这种学习的方式。

  今后我们还会动员周围的一些朋友,或者邀请一些有专业之长的教师来给大家上课,同时根据农家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计划性地开展学习,将这个理论中心组坚持下去。只要持之以恒,一定会见成效。

  记者:从你介绍的来看,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理论学习,尤其是形成制度化的理论中心组,是非常好的尝试,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如果要在农村推广理论中心组的话,你认为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钱灿平:因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有其自身特点,比如学习组成员的文化水平都不高,接受能力有限等等,这就要求在开展理论中心组工作时,尽量让学习的题材和内容丰富起来,学的内容不仅仅是科普、技能等,还应该包括国家政策法规、时事政治、计生知识、经济常识等等,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展开。

  不过,目前不仅仅是格水村,中国大多数村支部党员队伍中还存在另一个严重问题,党员年龄偏大,以后村组织在培养党员干部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干部队伍年轻化,把有想法、有知识、有能力的优秀年轻人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以此来提高村支部的执政能力和带头致富脱贫的能力。

  专家观点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博导,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徐祥临———“非常好,应给予积极评价”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博导,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徐祥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理论学习非常有必要,不仅需要学习各种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还应该学习一些市场经营的本领,一些有效的科技知识,而不是讲空的、虚的。这种学习应该长期坚持下去,有利于提高基层党支部的组织化程度,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使农民及时了解党在农村中的方针政策,提高农民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徐祥临认为,广东实施对口支援山区脱贫的做法非常好,帮扶干部驻村后,项目有了,钱有了,接下来的关键问题就是人心了。只要思想统一了,帮扶工作就能够很好地开展下去。这种“理论中心组”的学习办法是非常好的,应给予积极评价,它对加强党组织建设、统一思想、统一行动起到很好的作用。

  针对基层党组织如何提高执政能力的问题,徐祥临表示,基层干部开展工作非常不容易,近年来在提高执政能力方面有所改善和提高,但离党中央和群众的期望是有一定差距的。其中因素很多,有些是体制方面的,如政策资金方面的问题。但在同等条件下,有些地区的农村干部做得非常不错,这说明农村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他表示,提高执政能力就是要加强学习,农村中干部的年龄和文化程度得到优化的同时,其自身更要加强学习,上级党组织也应该强调基层干部学习,甚至组织基层干部集中学习,这样更有针对性。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博导,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徐祥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理论学习非常有必要,不仅需要学习各种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还应该学习一些市场经营的本领,一些有效的科技知识,而不是讲空的、虚的。这种学习应该长期坚持下去,有利于提高基层党支部的组织化程度,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使农民及时了解党在农村中的方针政策,提高农民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徐祥临认为,广东实施对口支援山区脱贫的做法非常好,帮扶干部驻村后,项目有了,钱有了,接下来的关键问题就是人心了。只要思想统一了,帮扶工作就能够很好地开展下去。这种“理论中心组”的学习办法是非常好的,应给予积极评价,它对加强党组织建设、统一思想、统一行动起到很好的作用。

  针对基层党组织如何提高执政能力的问题,徐祥临表示,基层干部开展工作非常不容易,近年来在提高执政能力方面有所改善和提高,但离党中央和群众的期望是有一定差距的。其中因素很多,有些是体制方面的,如政策资金方面的问题。但在同等条件下,有些地区的农村干部做得非常不错,这说明农村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他表示,提高执政能力就是要加强学习,农村中干部的年龄和文化程度得到优化的同时,其自身更要加强学习,上级党组织也应该强调基层干部学习,甚至组织基层干部集中学习,这样更有针对性。

  ■南方日报记者达海军刘俊通讯员黄远金丰志毅摄影:南方日报记者李细华

 


欢迎访问广东扶贫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招聘启事 | 版权申明 |
流量统计:

版权所有: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Copyright © 2009 www.gdfupin.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号:粤ICP备10213720号
主管:中共广东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主办: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广东省南方扶贫开发研究院、广东省国粤扶贫开发服务中心            内容支持:《广东扶贫》全媒体中心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东路135号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大院2号办公大楼12楼                              邮编:510500
电话:020-37286668    传真:020-37286688    捐赠热线:020-37288888   邮箱:gdfupin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