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扶贫网--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欢迎您!本站最新动态:  《广东扶贫》杂志约稿函!    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关于协会工作的批示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秘书长信箱 今天是:
 
扶贫要闻
部门动态
协会新闻
定点连线
地市联播
对口帮扶
会员快讯
高层连线
省外要闻
国际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扶贫前沿->>乡村振兴
   
从“驻村帮扶”到“驻镇帮镇扶村”,这两年广东有着怎样的探索和实践?
加入时间:2023-9-17    来源:广东省乡村振兴局

 

当前,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最重要最关键的抓手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广东在全国率先探索驻镇帮镇扶村,没有任何经验可循,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摸索。从“驻村帮扶”到“驻镇帮镇扶村”,这两年广东有着怎样的探索和实践?

驻肇庆市封开县渔涝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在田间地头调研晚稻收成情况,确保颗粒归仓。驻肇庆市封开县渔涝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供图

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在县、薄弱环节在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当前,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最重要最关键的抓手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广东省委、省政府创新开启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全域全覆盖推进全省1127个乡镇、近2万个行政村全面振兴。广东建立组团式、造血式、共赢式帮扶机制,推动从驻村帮扶向驻镇帮镇扶村、从帮扶脱贫向帮扶全面振兴、从实现全面小康向迈向现代化转变。

如今,广东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已进入两周年。从“驻村帮扶”到“驻镇帮镇扶村”,广东在全国率先探索,没有任何经验可循,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摸索。这两年广东有着怎样的探索和实践?

一问:“造血式帮扶”如何破题

8月中旬,正午的阳光依旧炙热耀眼。肇庆市封开县渔涝镇千亩水稻辣椒产业基地里,火红的朝天椒刚刚结束采摘。辣椒育苗大棚里,村民们正摆弄着新培育的辣椒苗。原建档立卡脱贫户施瑞娟便是其中一员,一大早她就开始忙活了起来。去年6月,施瑞娟成为肇庆市永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峰农业”)的一名员工,随着时节轮种辣椒和水稻,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在这里工作,一个月有3000多元的工资收入。村里不少人来这里上班。”施瑞娟告诉《南方》杂志记者。去年4月,佛山市南海区驻渔涝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引入农业龙头企业永峰农业,打造高标准、现代化的绿色丝苗米和辣椒生态种植示范基地。

“工作队推动流转土地2000多亩,打造双千亩水稻辣椒轮作种植基地,带动1000多名农民就业,为3个村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佛山市南海区驻渔涝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崔现忠介绍。

从“输血”到“造血”,乡村振兴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关键要从土地、人才等要素入手。

闲置土地“动”起来,农民钱袋子“鼓”起来。“我们通过村集体将土地收储整合再流转,盘活了农村撂荒耕地和低效土地资源,使2000多亩土地实现了高效流转,其中包括整治撂荒耕地150亩。”崔现忠说。

肇庆市委副秘书长、佛山驻肇庆帮扶指挥部组长彭荣华介绍,针对山区县存在撂荒地的实际,佛山驻肇庆32个驻镇工作队协助当地党委、政府把整治撂荒耕地作为流转土地、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完成撂荒耕地整治2万多亩,通过土地整合流转全部实现复耕复种,增强乡村“造血”功能,让“沉睡”土地变成“致富田”,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如何做好人才的培育?

深圳,一座屡创奇迹的全球创新之都;汕头,改革开放后建立的中国首批经济特区之一。两座特区城市的相遇,将会碰撞出怎样的化学反应?

20217月,深圳组建对口帮扶协作汕头指挥部,选派75名干部,帮扶汕头三区一县13个镇,两年来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0.6亿元。

不久前,深圳对口帮扶汕头乡村振兴“千人培训计划”圆满收官。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已经举办了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放管服”改革、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630期培训班,共组织汕头1349名党员干部和创业人才到深圳交流学习。

“此次培训计划覆盖面广,实现了汕头市直部门、区(县)、乡镇、村四级全覆盖,培训对象既包括党员干部、国企负责人,也包括村党组织书记、乡村产业带头人等。”在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头指挥部副指挥长彭礼寿看来,特区“携手”特区,理念的碰撞更为重要。

“深圳与汕头的帮扶协作具有‘特区+特区’‘核+副中心’的特殊性,不能只讲项目和资金,更多地要把深圳40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改革创新的制度性成果带到汕头。”彭礼寿表示。

二问:乡镇发展内生动力从何而来

广东省委、省政府创新开启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全域全覆盖推进全省1127个乡镇、近2万个行政村全面振兴。其中,村集体经济薄弱、产业发展基础底子薄是许多乡镇的真实写照。

怎样实现帮扶力量的放大效应?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在茂名信宜市丁堡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善借外力,增强内力”,最大程度激发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驻丁堡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骆庆军介绍,工作队创新形成“产业引领、资金保障、平台支撑、项目运作”的帮扶模式。在工作队的推动下,丁堡镇12个行政村经济联合社成立了强堡盛和金堡盛2家集体企业。

此外,工作队邀请近50家知名企业走进丁堡镇。其中,组团帮扶单位与15家企业签订服务乡村振兴合作框架协议,带来了产业发展的机遇,有效推动土地、资金、技术、市场、人才等生产要素的衔接。“除资金支持外,我们引入碧乡公司对示范基地开展智慧农业规划建设,运用现代农业设备,实现果园数字化管理,并为坚持种植管护的农户免费提供农资和技术指导。”骆庆军介绍。

位于清远市佛冈县的水头镇,长期以来经济基础空白,软弱涣散村子多,历史遗留问题多,是佛冈县最落后的镇之一。“我们认为,所有落后的根子都在于人。乡村振兴,要始终抓住干部队伍这个关键,抓好村集体经济增长这个重点。”驻水头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谢少举告诉《南方》杂志记者。

驻水头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进驻后,一方面,水头镇改变了过去“摊大饼”式的考核机制,对村级党组织的考核突出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视,将其提高到50%的权重。另一方面,先后分7批次组织80多名镇村干部到全国各地考察学习,结合自身实际找差距、明方向、定措施。

“短短两年时间,我们当地干部综合素质提高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足了。今年先后有7名镇干部获得提拔,这在佛冈县都非常少见。”水头镇党委书记吴春来告诉《南方》杂志记者。与之相对应的是,过去两年,水头镇超半数行政村集体收入翻两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增长17.7%

水头镇的发展,得益于发展思路的明确。吴春来介绍,水头镇以前没有搞过产业规划,也没有发展什么产业。工作队来了以后,协助镇党委规划了魔芋、康养等四大产业,为水头镇经济发展立下四根支柱。

类似的情况在乡村十分普遍。此前许多乡镇从未做过乡村振兴规划。“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干部向来工作繁杂,之前是见子打子,没有一盘棋思想。”许多乡镇干部表示,工作队来了之后编制形成了乡村振兴规划,明确了镇域发展目标、重点任务、重大项目。

河源市紫金县黄塘镇,拥有河源市唯一的国家级体育项目训练基地——广东省激流回旋皮划艇基地。但长期以来,这样优越的条件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黄塘镇党委书记彭绍强告诉《南方》杂志记者,工作队进驻以后,提出“体育黄塘”的发展思路。两年来,黄塘镇成功争取到了2800万元资金,推动嶂拔骑行公园等项目开工建设。

“聚焦‘体育黄塘’的发展思路,我们全面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乡村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驻黄塘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副队长王智勇表示,目前黄塘正在大力推进特色民宿项目、漂流项目等,加快培育乡村农文旅产业发展新动能。

三问:乡村“土特产”如何走出去

汕头市潮南区成田镇东盐村内,不同样式的灰色厝角头连成一片,成为这片潮汕民居独具韵味的天际线。一座巨大的红桃粿雕塑背后,就是东盐粿品工坊的所在地。

在潮汕地区的美食版图里,“粿”已有五百年历史。潮汕粿品制作技艺也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何在潮汕民俗中找到产业“金点子”?如何为乡村经济发展开辟“致富路”?

驻成田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张志敏介绍,成田镇东盐村占地面积小、常住人口少。村内集体经济主要依靠耕地的租金收入,每年收入不到15万元。

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才能为乡镇谋发展。张志敏和工作队把发展方向聚焦到了家家户户都会做的粿品上。

“工作队改造提升旧村委办公场地、引导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吸纳留守妇女和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为社员,筹备3个月,经历42天,建成东盐粿品工坊。”张志敏介绍,工作队在东盐村打造了集加工、研学、文旅于一体的产业综合体——东盐村潮汕粿品工坊,今年1月投入运营以来已累计营收超15万元。

这一创新模式已在汕头得到复制推广,把更多优质“土特产”推广出去。

汕头市澄海区是广东省狮头鹅的最大产区。在澄海区隆都镇后溪村,一个以狮头鹅为主题的产业城正在火热建设中。这里便是由深圳投入3000多万元支持建设的澄海狮头鹅产业城。《南方》杂志记者在现场看到,产业城的地基建设已基本完成。

驻隆都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石之驎介绍,隆都镇依托澄海狮头鹅重要养殖基地优势资源,已形成了狮头鹅全产业链条。目前,澄海狮头鹅产业已形成了集繁育、养殖、加工、产品销售等发展完善的产业链条,年产值超45亿元。

“打造一个百亿级产业”,成了这支来自深圳的帮扶队伍的雄心。

“产业城以狮头鹅为主题,建设成集狮头鹅全产业链服务、文化展示、体验消费于一体的园区景区复合体,打造成为中国狮头鹅产业促进中心、技术交流中心等,将助力汕头狮头鹅产业从目前的45亿元级提升至100亿元级。”石之驎介绍。

在阳江市阳西县程村镇,同样靠“土特产”走出一条振兴之路。

程村镇依山傍海,程村蚝体大、味道鲜甜、色泽光洁,远近闻名,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程村蚝的主产区红光村,80%以上村民从事养蚝业。

金质原生态蚝业有限公司负责人、90后谢广仁祖辈四代从事程村蚝的养殖、销售。在接受采访前,谢广仁刚从南京洽谈合作回来。

“长期以来,村里的蚝主要以生鲜销售为主,但蚝季节性强,不易储存,这使得生蚝价格不高,附加值低。”谢广仁告诉《南方》杂志记者,两年前,公司还是一个只有几个人的小作坊,以销售生鲜蚝、蚝油等产品为主。

去年,驻程村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立项投入帮扶资金200万元,帮助公司引进新的技术、新的设备,打造了一个程村蚝全产业链现代化加工车间,使企业日生蚝加工量由6000斤提升到5万斤。尤其是公司把蚝做成预制菜,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公司年纯收入增长4倍,达到200多万元。

目前在程村镇,程村蚝文化示范推广基地等多个项目正有条不紊地推进。驻程村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罗晖介绍,以蚝业+红树林博物馆为主导,程村镇将探索观光与消费有机结合的沉浸式旅游业态,完善蚝业的生产、运输、交易物流产业平台,形成镇村联动的乡村振兴大格局。

在挖掘“土特产”之外,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也是每个工作队的探索方向。

潮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潮安区龙湖古寨距离潮州古城车程不到半小时,这里是“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被誉为“潮州古建筑博览”。在驻龙湖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童坚和工作队员眼中,这就是一座乡村振兴的宝藏。

童坚介绍,工作队进驻后,以“龙湖古寨”为核心,投入帮扶资金1050万元,实施龙中路外立面改造提升工程、龙湖镇“1号粮仓”综合产业体验中心活化工程以及龙湖古寨延伸支路步行街改造工程,打造集文化、商业、旅游于一体的旅游圈。

四问:党建如何引领乡村振兴

在汕头市澄海区盐鸿镇党群服务中心一楼大厅,展示着盐鸿镇企业的优质产品,一旁则是儿童游乐场,小朋友们正在愉快地玩耍;二楼、三楼则分布着电商直播中心、教育培训中心、镇图书馆等功能区。

今年7月,盐鸿镇党群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吸引了不少周边群众前来“打卡”。实际上,在汕头,镇级党群服务中心成了基层公共服务的“集成者”,是周边居民休闲娱乐学习的好去处。

“为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头指挥部为11个对口帮扶镇新建或改造提升一批镇级党群服务中心。”彭礼寿告诉《南方》杂志记者,这批镇级党群服务中心借鉴深圳模式,让基层公共服务更加开放、亲民。

在潮州市潮安区龙湖镇,乡村治理的新路径充分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在龙湖镇后郭村的积分超市里,每件商品除了售价之外,还标示着相应的积分兑换条件。村民可以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鼓励引导村民参与乡村治理,不断拓宽“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新路径。

“工作队协助龙湖镇在后郭村推出全镇首个积分超市,积分项主要涉及环境卫生、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童坚介绍,这种形式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

绕着后郭村走一走,村内树荫斑驳,孩童嬉戏。绿色草坪上一座玻璃书屋成了暑假孩子们的“打卡点”,这里是当地著名的网红图书馆——阳光书屋;不远处,木雕展示馆正在紧张施工中……

“我们重点实施‘六个一’项目工程,即打造一条产业链、提升一条风貌街、改建一座村史馆、建设一个党建广场、新建一座阳光书屋和一座村牌坊。”驻龙湖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副队长、后郭村第一书记许俊华介绍,中山、潮州双方在后郭村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培育集木雕、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宜居宜业宜游乡村振兴示范村。

 


欢迎访问广东扶贫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招聘启事 | 版权申明 |
流量统计:

版权所有: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Copyright © 2009 www.gdfupin.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号:粤ICP备10213720号
主管:中共广东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主办: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广东省南方扶贫开发研究院、广东省国粤扶贫开发服务中心            内容支持:《广东扶贫》全媒体中心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东路135号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大院2号办公大楼12楼                              邮编:510500
电话:020-37286668    传真:020-37286688    捐赠热线:020-37288888   邮箱:gdfupin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