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扶贫网--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欢迎您!本站最新动态:  《广东扶贫》杂志约稿函!    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关于协会工作的批示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秘书长信箱 今天是:
 
扶贫要闻
部门动态
协会新闻
定点连线
地市联播
对口帮扶
会员快讯
高层连线
省外要闻
国际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扶贫前沿->>省外要闻
   
回眸十一五 大扶贫格局逐步形成 春风绿了武陵山
加入时间:2010-12-24    来源: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在祖国的西南地区,有一座横跨渝、鄂、湘、黔4省市,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的大山脉,那就是巍巍武陵山。这里石山林立,山连着山,山套着山,山抱着山;这里石多土少,勤劳的农民长年在破碎的坡地上种水稻、玉米,为温饱而苦苦挣扎。

  “十一五”以来,借着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东风,武陵山区各地转变方式科学发展,汇聚力量合力攻坚,越来越多的群众告别贫困,奔向小康。

 “大贫困”如何扶?

  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

  杉树乡位于武陵山脉中部的贵州铜仁地区印江土家族苗族县西北角。民谣如此唱到:“杉树乡,穷地方,守着大山闹水荒,十八男儿去深广,八旬老人等皇粮。”全乡17个行政村,贫困村就有14个。

  跟武陵山区许多贫困山乡一样,这里山高坡陡,交通闭塞,穷在山,困在路,苦在水。2006年,杉树乡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仅为1580元,贫困发生率高达39%。

  正如致贫因素的多样性、复杂性、反复性,脱贫工作也兼具系统性、艰难性、曲折性。多年来,虽然印江人民为此而艰苦努力,但年年扶贫不脱贫,贫困仍然是印江社会经济发展中必须直面的沉重话题。

  症结在哪里?

  扶贫开发逐步进入了啃硬骨头的深水区。面对像杉树乡这样面广程度深的大贫困,传统的专项扶贫模式,资金撒胡椒面,各方力量不能五指成拳,成效甚微。

  “十一五”以来,各种惠农政策共同作用、各方力量合力攻坚的大扶贫格局逐步形成。2007年,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来了。

  印江被列入全国首批“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县。一场打破传统扶贫模式的大扶贫攻坚战拉开序幕。

  印江县以乡为单位,连片大扶贫。打破部门利益,将各部门分散的各类涉农资金,统筹整合。

  这种“先定菜谱,按谱成席”的资源整合型大扶贫模式,彻底改变了以往“各炒一盘菜、共坐一桌席”的拼盘式扶贫方式。

  扶贫资金不再撒辣椒面。2007—2009年,杉树乡以950万元试点资金为引子,整合投入农业、畜牧、交通等各类支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6443.9万元,扶贫开发投资强度相当于原先搞整村推进时的近10倍。

  大扶贫带来大变化。

  初冬时节,走进杉树乡大石山区深处,翠绿成行的茶树挺立在一座座原先撂荒的山梁,逶迤的通村公路飘舞在陡峭山间,一座座小水窖散布村寨。

  “以前,买包盐巴都要走上两三个小时的山路,喝的是泥沙水,现在公路修到了家门口,喝上了甘甜的山泉水!”70岁的大寨村村民张中周喜上眉梢。

  大扶贫带来大发展。

  试点区1.71万群众人均年纯收入从实施前的1580元提高到2009年的2350元,增长48.7%;贫困人口由实施前的6685人下降到3450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了20%。

  前景更加美好。目前,杉树乡已初步形成了以畜—沼—茶(果、林)为主导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茶叶、经果林逐步发挥出经济效益后,农民人均纯收入将会大幅增加。

  诚然,印江的扶贫还面临着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进一步提升的挑战,但印江经验充分印证了大扶贫的有效性。如今,在武陵山区,印江模式,花开朵朵。

  更令人欣喜的是,武陵山区各地正携起手来,打破行政体制阻隔,越来越多的资金、人力和技术正集合在经济协作区的旗帜下。国家也已启动《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大融合,大发展,大扶贫,连片贫困的武陵山区正迎来加快发展、脱贫致富的春天。

选择什么脱贫产业?

  走过一段弯路后,黔东南把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来抓

  脱贫致富,说一千道一万,最终还是要靠强有力的产业带动。

  如何选择脱贫产业?黔东南从木头财政到生态立州、旅游活州的发展历程,充分说明了一点:科学发展才是脱贫致富的正道,偏离科学发展欲速则不达。

  1998年,我国开始实施“天保工程”,全面禁伐天然林。地处长江、珠江上游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绝大部分森林都被划分为天然林。一时间,原本羸弱不堪的州财政收入又一下子减少了好几个亿,在林业重点县,本来就靠砍伐木头维持生活的老百姓收入也急剧减少。

  国家的政策底线不能突破,政府财源和百姓生计也要关注。群众脱贫致富,归根结底还要有强有力的产业带动。黔东南开始了曲折的产业“寻路之旅”。

  首先迈进黔东南大门的是高能耗企业。而当地也正急于寻找新的产业,对高能耗企业的进入采取了宽容和默许态度。

  很快,上百家高能耗企业在黔东南落地生根。

  但是,这种饮鸩止渴的办法不可持续。短短几年后,黔东南州近百家高能耗企业几乎全线崩溃。

  难题再次摆在面前。

  全州上下反思过去的发展,重新审视自身的特点,最终形成共识:黔东南民族文化和自然生态保存完好,特别是原生态旅游资源最具卖点。出路豁然开朗:走过弯路的黔东南把保护青山绿水,发展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提出“生态立州,旅游活州”战略,着力把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来抓。

  自此,黔东南州的经济在阵痛中开始了精彩转型。旅游这个无烟产业逐步成为黔东南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强力支撑。

  规划先行。黔东南彻底打破过去各县市旅游发展各自为政、分散经营的局面,形成一个既体现区域特色又紧密联系的“四圈一区”经济发展模式。

  交通优先。景区的可进入度决定了景区的人气,黔东南把交通放在了重要位置。1000公里的旅游环线公路网,将苗乡侗寨一颗颗美丽的珍珠串了起来,黎平机场让黔东南拥有了前所未有的空中优势,厦蓉高速公路和贵广快速铁路的建设,更让黔东南向珠三角地区敞开了大门。

  “该是时候吆喝几嗓子了,深埋千年的文化应当焕发光彩了!”黔东南的民族节日每年有396个,州委、州政府在积极运作大型民族文化节庆活动的同时,组织精兵强将到省内外推介苗侗风情文化旅游。

  苗乡侗寨火了起来。2009年,黔东南全州接待游客14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0.8亿元。

  郎德寨是黔东南旅游产业扶贫富民的一个缩影。

  走进郎德寨,客人们被簇拥着来到寨子中央的铜鼓坪。伴随咚咚的鼓点,姑娘们翩翩起舞,小伙子们手捧芦笙,翻腾跳跃,游客们情不自禁地与村民一起载歌载舞。

  “寨老”陈正清介绍说,寨子里的500多村民,不分男女老幼,只要有空闲时间,都是民俗演出队成员。1987年以来,郎德寨利用传统民居和苗族歌舞吸引游客开办乡村旅游,2008年旅游收入仅集体歌舞表演部分已达100多万元,村民手工艺售卖和农家乐收入更是可观。

  不仅是郎德寨,西江千户苗寨、肇兴侗寨、贵定音寨、安顺天龙屯堡……2008年贵州全省乡村旅游累计帮助80.5万农民摆脱贫困。

  不仅是黔东南,黔西南、铜仁、整个贵州、乌蒙山区、武陵山区……全国很多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都有很好的文化旅游资源,旅游扶贫潜力巨大。

  夜幕降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站在山岗,环视山下,灯火齐上,这正如脱贫致富的火炬,给人前行的力量,给人以希望。 

 


欢迎访问广东扶贫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招聘启事 | 版权申明 |
流量统计:

版权所有: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Copyright © 2009 www.gdfupin.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号:粤ICP备10213720号
主管:中共广东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主办: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广东省南方扶贫开发研究院、广东省国粤扶贫开发服务中心            内容支持:《广东扶贫》全媒体中心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东路135号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大院2号办公大楼12楼                              邮编:510500
电话:020-37286668    传真:020-37286688    捐赠热线:020-37288888   邮箱:gdfupin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