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扶贫网--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欢迎您!本站最新动态:  《广东扶贫》杂志约稿函!    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关于协会工作的批示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秘书长信箱 今天是:
 
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媒体报道
   
南方日报专访原国务院副总理、省扶贫开发协会主席吴桂贤
加入时间:2010-6-30    来源: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专访国务院前副总理、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主席吴桂贤   
广东的社会力量扶贫还较薄弱   

吴桂贤在揭阳考察油茶基地。


    去年9月,国务院前副总理吴桂贤应邀兼任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主席。今年已经72岁的她,是广东扶贫志愿者中最长的一位,也是最德高望重的一位。曾长期扎根基层,当选全国纺织系统劳模的她退休后并没有闲着。十多年来,她身体力行,频繁走访全国老少边穷地区的贫困村,尽力推动、促进和参与扶贫公益工作。在首个“广东扶贫济困日”来临之际,本报专访了这位共和国的老领导。   

谈“个人选择”

  作为老志愿者理应带好头

  南方日报(以下简称“南”):退休后本可以过着安逸的生活,为什么会想到参与扶贫,并到广东扶贫协会任职?

  吴桂贤(以下简称“吴”):一是接触了不少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缘地区的贫困群众,积累了对贫困群众和扶贫工作的深厚感情。二是广东的领导同志心系民众,勤政高效;广东扶贫开发工作抓得实,效果好,参与扶贫的成员勇担社会责任的精神、积极参与扶贫开发的热情,使我深受感染。目前协会正在大力发展扶贫志愿者,我作为一个老扶贫志愿者,更应该起带头作用。

  南:您走访了中国很多的贫困村,是长期扎根基层的体会使然吗?

  吴:10多年来,我走访了甘肃、云南、河南、贵州、广西等地十几个国家贫困县。每次走访,既为当地居民贫困、落后的生活痛心,也深感扶贫济困工作任重道远。印象最深的是2007年冬天,我带领企业家来到海拔2800多米的云南的傈僳族山寨。寨上有一所学校,孩子们从数十里外的高寒山上来上学。那里山高沟深路陡,一不小心就会跌进悬崖。有的孩子自己没有鞋,只能和同伴交换着轮流穿。大冷天,很多孩子只穿一件衬衫,冷得发抖。见到那千疮百孔的校舍时,我惊呆了。翻动着那露出破棉絮的被子,我的手也在颤抖。我拿出自己的钱塞给孩子们,从深圳来的企业主们也纷纷把一张张百元大钞送给孩子们。孩子们伸出双手接钱,手都是又黑又粗糙,有些指窝还冻裂着大口子,渗出了血……

谈“广东扶贫”

  工作扎实但任重道远

  南:您怎么看广东的贫困形势?扶贫工作效果如何?

  吴:从目前来看,广东扶贫开发形势很好,工作扎实,效果显著。同时,我也深感广东扶贫开发工作任重而道远。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和贫富差距较大的问题突出。据一些媒体报道,目前珠江三角洲人均GDP相当于山区的4.4倍。二是贫困面还比较大。三是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像我考察走访的粤东贫困村,不少贫困户还住着残危房、土坯房,有些自然村的道路尚未解决,农田基本建设老化残破严重,有的地方饮用水问题突出,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现象也较为突出。

  南:您怎么看“最富在广东、最穷在广东”?

  吴:“最富的地方在广东,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到目前的这个发展阶段看,的确不为过。我们更要大力倡导先富帮后富。我刚去普宁、揭西两地,看到当地先富的企业家就地建起了家乡的林业基地和油茶基地,以带动当地其他村民共同致富。他们清楚农民心态,了解农民需求,这样的扶贫开发就有了针对性,也会有好的效果。希望在接下来的扶贫工作中,山区能够引进更多适宜本土的产业开发项目,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带动集体经济发展,有效解决老弱病残等丧失劳动力的贫困人口问题。

  南:您觉得目前广东扶贫还存在哪些薄弱的环节,应该怎样改善?

  吴:社会力量扶贫依然是目前广东扶贫工作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正如汪洋书记曾指出的“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从我几次下村了解的情况来看,“规划到户责任到人”还基本局限在各地各部门的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全社会参与扶贫的温度还不高,这和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社会力量扶贫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的同志认为,扶贫开发是政府的事情,只要政府多拿钱出来搞就行了,事实上,不要说政府拿不出那么多钱来投入扶贫,即使是拿得出那么钱来,也还是需要社会各界参与。这种参与不仅是帮助贫困群众经济上脱贫的需要,更是传递爱心、构建和谐、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需要,其政治、社会意义远远大于经济意义。另一方面,社会全体成员参与扶贫,大家互帮互助,也有利于社会成员之间的团结友爱,减少仇富心理,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谈“未来期许”

  愿更多人参与志愿扶贫  

  南:作为主席,您能否介绍一下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目前的工作进展和将来的规划?

  吴:协会要努力搭建好4个平台,即爱心奉献平台、村企共建平台、扶贫活动平台和扶贫志愿者平台,不断培育社会扶贫队伍,壮大社会扶贫力量。

  从目前来看,协会在产业扶贫的试点、推广等方面的工作进展速度相对较快。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在打造特色小镇,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深化订单农业,解决农民“丰产不丰收”问题;建设油茶示范基地,解决留守人员就业问题等方面,都是产业扶贫的很好探索和示范,发挥了产业开发在扶贫中的综合效益和长效作用,值得认真总结推广。

  今后,协会和协会中的企业成员要把产业扶贫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有力配合省委省政府推动实施“双转移”和扶贫“双到”工作。

  南:您多年从事扶贫公益工作,最大感触是什么?

  吴:2006年8月,我去甘肃会宁考察教育,访问贫困户。那年会宁有1230个孩子考上了大学本科。我听了很惊喜,感慨会宁的教育了不得。但当我得知,这些娃娃中有很多在为上学的费用发愁时,读不起书时,我很痛心。我不停地发动身边的人一起参与捐助。我相信,只要大家携手,一定能够帮助解决贫困孩子的上学问题。后来的“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桂贤教育扶贫专项基金”,便是为帮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而设立的。

  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一定要强化志愿扶贫意识,号召大家一起来持续关注,积极参与扶贫事业,为扶贫开发出一份力做一份贡献。

  专题撰文:南方日报记者谢庆裕陈清浩通讯员连少琴统筹:邓红辉

       (附链接地址:http://epaper.nfdaily.cn/html/2010-06/30/content_6856339.htm

 


欢迎访问广东扶贫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招聘启事 | 版权申明 |
流量统计:

版权所有: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Copyright © 2009 www.gdfupin.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号:粤ICP备10213720号
主管:中共广东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主办: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广东省南方扶贫开发研究院、广东省国粤扶贫开发服务中心            内容支持:《广东扶贫》全媒体中心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东路135号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大院2号办公大楼12楼                              邮编:510500
电话:020-37286668    传真:020-37286688    捐赠热线:020-37288888   邮箱:gdfupinxc@126.com